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观潮》课文全文描写了农历八月十八观潮日钱塘江观潮的壮观场面。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注:《观潮》课文内容选自赵宗成、朱明元的《喜看近日钱塘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资料袋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阔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观潮课文重要词语解释:
天下奇观——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观 横卧——横躺的意思 笼罩——像笼子丝的罩在上面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水天相接——水和天相连
山崩地裂——指发生强烈地震时的响声,本课涌来描写潮水的声音,带有夸张的意味。
其他词语: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反义词:鸦雀无声)
风平浪静(反义词:风号浪吼、惊涛骇浪)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汹涌澎湃
漫天卷地(近义词:铺天盖地) 风号浪吼 颤动
钱塘江观潮图片:
钱塘江大潮图片1
钱塘江大潮图片2
钱塘江的位置(地图)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学员姓名 张丽梅 学员单位 西固区东川中心校 观察对象 四年级学生 观察点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1、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料 2、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齐读课题直接导入: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授课内容 观潮 观察时间段 40分钟 优点:导入的设计,教师在课前准备充足的资利用录象抓住学生的料,以备学生对所学课文注意力,然后谈观后的有关资料,背景等进行感,接着问:想知道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才能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来让学生学习课文变得更加观赏。 3、 学生谈谈感受。 描写这种景象的吗?顺畅。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缺点:农村学校的学生 收集资料较困难,对钱塘江大潮的有关资料准备不足,教师没有及时补充资料。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优点:1、语文教学尤1、教学中应再让学生读意。 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读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怎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1. 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样读才能把你感觉到的“天下奇观”。 能力。所以,初读课美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2.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文后,学生会对课文说觉得这个句子美在哪索。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形成整体的印象。 里。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然2、学习用边读边想画语言美,形象美。 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2、学生说想象到的画面么?这是按什么顺序写文,并把想到的画面时,应让学生能尽量用上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转换成口语,又进行文中的重点词,如:闷雷部分是略写。 了语言训练。落实了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二)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新课标的精神,学生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时的壮观景象。 的阅读能力、语言能白色城墙等。用多媒体投1. 默读3、4自然段,画出力要在具体实践中训影这些词语。 描写大潮的句子。 练才能形成。 2. 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3、总结学法,让学生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学会迁移,培养了学 3. 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生的自学能力。 子,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缺点:没能让学生更看见了什么画面。 好的感悟课文的语言4. 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美,真正学会运用学听。 5.学法总结。 (三)学习潮来之前,潮退之后部分。 课文除了潮来之时部分写得美,潮来之前和潮退之后也非常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部分学习,用刚才的学习方法。 1. 找出喜欢的好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画面。 2. 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或说说想到的画面)。 过的语言文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1.同学们,钱塘江大潮是世这一环节的设计没能让学生观看录像,结合课上少见的伟大奇观,今天我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文,试着用自己的话给录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们见识了祖国这么神奇、壮进行很好的展示与延像配上解说词,编导游没有关注学生在实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观的自然景象。你心中一定伸。 有一种情感在涌动,能不能际生活中的运用与把用语言来抒发一下你心中握。 的情感呢?学生抒情。 2. 在体会作者表达方面,你能向课文学习什么?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行中学生的神态表情,因此失去了对学生的学习内心思考的把握。 上,不是在教参和教材上,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方法等决定了该知识点是否是难点。 特别要了解学生的人生价值态度与文章宣传的人生价值态度存在的差异、差异点形成的原因。带着这些“了解”去组织教学。 2、要相信每位学生,没忽视了对后进生的引导与鼓励。没能关注在课堂教学进重难点的理解要把握清楚:难点是在学生身本书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学习心理障碍,点是非常正确的。但对点,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这只关注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反馈突出本节的重难1、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特有激发不出主体性的学生,只有不会激发主体性的教师。要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自主地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