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字塔》教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20:33: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明确:采石场遗迹揭示了金字塔巨大石块的来源,有力地说明建造金字塔是多个部门、多种技术、多个行业合作的结晶。 5.出示最后一段文字,指名说出自己的理解。 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人惊叹的建筑成就。 示例:这句话指出古埃及人在石窟陵墓、神庙等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建筑成就,表现了他们的勤劳、聪明、智慧,他们掌握了当时很多门类的、先进的建筑技术,所以才能有这么多超越人的想象的建筑成就。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1.图表展示本文两篇短文的异同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异 同 文体 表达方式 写作目的 通过描写夕照下金字塔的美丽、神圣、雄浑之景,抒发对金字塔、金字塔夕照 通讯 记叙、描对古埃及人的赞美之情,表达自都是向读写、抒情 己的怀古幽思。作者写此文的目者介绍埃的是抒发感情,并感染我们,引及金字塔,发共鸣。 都表达了介绍了胡夫金字塔的高度、重作者对高宏伟的量、体积、面积、塔基边长、建大、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非连续性说明 文本 造时间等,使我们对金字塔有了古埃及金比较科学的认识,对古埃及人精字塔的赞湛的建筑技术也有了充分的认叹之情。 知。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教授知识。 2.出示关于金字塔的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1)关于金字塔的未解之谜。

示例:①建造之谜: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是如何用双手和一些非常简单的工具建造出金字塔这一建筑史上的奇迹的?

②狮身人面像之谜:古埃及人建造狮身人面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③数字之谜:为什么胡夫金字塔的自重乘以10的15次方正好是地球的重量? (2)读下列链接材料,谈谈感受。

1864年,史密斯实地考察胡夫大金字塔后声称他发现了大金字塔更多的数学上的奥秘。例如,塔高乘以10亿就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后来,另一位英国人费伦德齐·彼特里带着他父亲用20年心血精心改进的测量仪器又对着大金字塔进行了测绘。在测绘中,他惊奇地发现,大金字塔在线条、角度等方面的误差几乎等于零,在350英尺的长度中,偏差不到0.25英寸。它的边长正好是362.31库比特单位(230.36米),跟地球一年的天数大体相同;它的塔底周长乘以2又正好是赤道的时分度,塔底周长除以2倍的塔高(未塌落时高146.591米)就等于3.1416,和圆周率差不多;把它的自重乘以10的15次方就是地球的自重;塔高乘以10亿,约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地球的子午线正好从金字塔的中心通过;两极轴心每隔25827年正好转一圈,大金字塔的两条对角线的和就是25826.6厘米。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金字塔》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稍有不同,因为它是由两篇短文组成的,且其中一篇是我们不曾学过的文体,即非连续性文本,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文体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我重在引导学生认识通讯和非连续性文本两种文体的不同特点,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我从关键语句入手,通过逐段、逐层分析,使学生一步步把握文章的核心。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这篇自读课文花费的时间稍多,有些环节稍显多余;关于金字塔的知识拓展面还不够宽,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打开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注

意改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

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金字塔》教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vabh185cq9y6ym8c7oz9pugm7qng700f66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