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紧缩背景下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面临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财政紧缩的固境。高等教育投资作为高等教育财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效益低下、宏现调控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应加强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改革拨款和预算体制,提高高等教育的成本效益,并建立多渠道筹资的体制。
[标签]扩张 紧缩 市场 效率 与此同时,相应的公共高等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12.3%、-9.1%、-4.6%和0.9%,除了高收入国家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略有增长外,中低收入国家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都有相当幅度的下降。全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以及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紧缩,使高等教育陷入了财政的危机。我国也同样面临这一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为突出。
一、扩张与紧编的悖论
美国著名学者约翰斯通列举了影响高等教育扩张的几个因素。首先,传统的适龄入学人口(18-22岁)绝对数的增长。这一点在我国尤为突出,从第四次到第五次人口普查,10年间中国净增人口近3亿,由此带来适龄人口绝对数增长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其次,适龄入学人口的比例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盟等国家有1/3-1/2的中学毕业生可接受高等教育,而对于那些适龄人口入学比例只有5-10%的那些国家,高等教育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有很大的发展,200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有11%(见表1),要在2005年达到15%,进人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必须进一步扩张。第三,大学适龄人口在维度上的扩展。这主要发生在工业化国家,如成人职业更替的再培训和成人消遣性教育。在我国,其实也面临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失业的困境,职业培训也将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第四,个人接受高等教育量(或时间)的增加。主要原因是:(1)知识存量的增加和现代经济全球化竞争要求技能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2)寻求巩固的地位而要求更多的证书类职业教育,强化了职业继续教育的需求;(3)在较富裕的地方,消遣型或者是消费型教育的需求在增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