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
A. 3种;9∶6∶1
C. 6种;1∶4∶3∶3∶4∶1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一深红色牡丹(AABB)同一白色牡丹(aabb)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可确定该个体基因型是AaBb,其自交后代基因型中有四个全显、三显一隐、二显二隐、一显三隐、四个全隐,所以子代花色种类有5种。其中四个全显的基因型是AABB,在子代中占1/4×1/4=1/16;三显一隐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在子代中占2/16+2/16=4/16;二显二隐的基因型有AaBb、AAbb和aaBB,在子代中占4/16+1/16+1/16=6/16;一显三隐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在子代中占2/16+2/16=4/16;四个全隐的基因型是aabb,在子代中占1/16。因此,子代将出现的5种花色的比例是1/16∶4/16∶6/16∶4/16∶1/16=1∶4∶6∶4∶1,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17.下图为生物学实验过程或结果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4种;9∶3∶3∶1 D. 5种;1∶4∶6∶4∶1
A. 图甲中,如果用深秋的杨树叶做实验,则只会出现②③两条色素带 B. 若图乙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 图丙右侧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替代进行检测 D. 图丁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待根长至5 cm左右剪取尖端2~3 cm用于解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
11
1.甲图中4条色素带,第1条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第2条为黄色的叶黄素,第3条为蓝绿色的的叶绿素a,第4条为黄绿色的的叶绿素b; 2.澄清石灰水和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用于检测CO2,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于检测酒精。
【详解】A.用深秋的杨树叶做实验,色素带只会出现①胡萝卜素、②叶黄素两条色素带,A错误;
B.若图乙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随着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则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
C.图丙右侧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替代进行检测,C错误; D.图丁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待根长至5 cm左右剪取尖端2~3mm用于解离,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教材相关实验,明确实验目,理解实验原理,分析实验现象是答题的关键。
18.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基于遗传基本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用玉米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则必须选用纯合子作为亲本 B. 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并命名了等位基因
C. 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先分离后组合,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D. 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比例为9:6:1的条件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基因型。 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的的12
3、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一般用测交法,即杂合子(F1)与隐性个体杂交,A错误;孟
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但没有命名等位基因,B错误;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并且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同时进行的,C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了9:6:1的比例,是9:3:3:1比例的变式,说明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出现该比例的条件是两对基因独立遗传,D正确。 故选D。
19.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这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这两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6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文: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由于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这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色窄叶AaBB、AaBb,红色宽叶Aabb,白色窄叶aaBB、aaBb,白色宽叶aabb。
【详解】根据分析可判断: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由分析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B错误;分析子代中红色:白色=(6+2):(3+1)=2:1,窄叶:宽叶=(6+3):(2+1)=3:1,说明AA致死,即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C错误;由于AA纯合致死,所以AaBb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1/12+1/12=1/6,D正确。
1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本的基因型;其次能根据“6:2:3:1”(属于9:3:3:1的变式)判断出F1的基因型;再计算出相关概率。
20.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于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 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 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 D. 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9∶3∶3∶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说明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本应是4种表现型为9:3:3:1,由于抑制基因的存在,W_表现为白色,故应有3种表现型。
【详解】基因型位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_的个体都表现为白色,A错误;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B错误;由于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正常表达.所以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白皮的有1WWYY、2WwYY、2WWYy、4WwYy、1WWyy、2Wwyy;黄皮的有1wwYY、2wwYy;绿皮的有1wwyy.所以后代表现型种类为3种,比例是12:3:1,C正确;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D错误。故选C。
21.在高光强环境下,将某突变型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分别施以低氮肥与高氮肥,已知高氮肥下,突变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绿素和 Rubisco 酶(该酶催化 CO2 和 C5 反应)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形及光合作用的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
14
是( )
A. 突变型的叶绿素 a 含量比野生型的低
B. 高氮肥下,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Rubisco 酶的含量
C. 低氮肥下,野生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可能高于突变型主要是由于暗反应的影响 D. 氮肥含量的差异对两种植株的叶绿素 b 含量几乎不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低氮肥和高氮肥下,野生型植株中叶绿素a均高于突变型,而氮肥的差异对叶绿素b的含量几乎没有影响;低氮肥下,野生型植株和突变型植株中Rubisco 酶的含量相同,但高氮肥下,野生型植株Rubisco 酶含量低于突变型。
【详解】A.分析柱形图可知,不管是低氮肥还是高氮肥,突变型的叶绿素a含量比野生型低,A正确;
B.分析柱形图可知,高氮肥下,野生型植株Rubisco 酶含量低于突变型,推测限制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Rubisco 酶的含量,B正确;
C.低氮肥下野生型植株和突变型植株中Rubisco 酶的含量相同,但叶绿素a含量较高,推测野生型植株的光合速率可能高于突变型主要是由于光反应的影响,C错误;
D.据柱形图可知,氮肥含量的差异对两种植株的叶绿素 b 含量几乎没有影响,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题图的分析,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图中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合题中选项,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答题。
22.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