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25: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单项选择题 A、唯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
2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 ) 单项选择题
A、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B、循序渐进教学思想 C、学思结合教学思想 D、启发引导教学思想
27: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单项选择题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28: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 判断题 对 错
29:外铄论者一般都很重视教育的价值。 判断题
)。
对 错
30: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 判断题 对 错
知满天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正确
4:答案D
5:答案D 略。 6:答案错误
7:答案A
8:答案正确
9:答案错误
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特别强调要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学习,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不再是文盲。 10:答案D
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的成熟机制,具体论证见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 11:答案D
12:答案正确
13:答案D
教育问题是指反映到人们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4:答案A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1990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8号发布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是属于教育行政法规。 15:答案A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故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劳动起源论。 16:答案A
17:答案A,B,C,E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A,B,C,D
21:答案错误
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 22:答案B
23:答案B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而非唯一工作。 24:答案B
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有三条:首先是发展基础教育;其次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最后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5:答案D
26:答案D
27:答案B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而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 28:答案正确
29:答案正确
30:答案正确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近代,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社会有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需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