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直线职能制
力图取上二制的优点,避开上二制的缺点。既能保持直线制命令系统的统一性和一贯性,又能采纳职能制专业分工的优点。
图示 财务处工程处经营处人事处审计处质量安全处公司(经理) 工程队甲 工程队乙 工程队丙
指令领导关系
协助领导关系 协调平行关系
特点:各职能部门与施工现场均受到公司领导的直接领导。各职能部门与施工现场均受到公司领导的直接领导。各职能部门对各施工现场起指导、监督、参谋作用。
二、现代的企业组织机构的基本形式
1.事业部制(斯隆制) 2.矩阵制
3.多维制(事业、职能、时间、空间)
三、组织系统的设计
甲方的基建部门――――业主。 工程总承包――――总承包商。 施工单位――――分包商。 工程咨询公司――――监理公司
29
监理 分包商 业主 总承包商 分包商 1. 工程总目标的确定
2. 顺序(确定工程项目的总目标)。
3. 任务(确定所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目录)。 4. 确定参与单位与组织。
5. 确定工作任务的分工。(职能分工) 6. 确定工程项目组织的组织机构。 7. 确定工程项目管理的手段和制度。 8. 确定负责人
9. 确定各参加单位的工作任务书。
工作任务书:参加单位的工作任务及其责任等。
四、项目系统的组织形式
(一) 甲方与各单位分别签订合同分别发包的组织形式。
咨询承包商 设计承包商 施工承包商
业 。。。。。。。。。 主 材料承包商 设备承包商 1. 决策阶段
1. 设计阶段 2. 施工阶段
(二) 甲方对设计单位采取总包的组织形式。
合同 合同
业主 设计总包商 设计分包 勘查分包
(三) 施工总包(甲方对施工单位采取总包的组织形式) (四) 甲方对承包单位采取全包的组织形式(turn-key)。
总包单位负责从项目决策到设计再到施工完成的全过程管理,易使设计、施工一体化。
30
本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传统的项目组织形式是学习本章内容的重点,应着重分析它们的利弊,有助于后续课程的需要。
2、项目系统的设计程序是难点,可通过案例解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节 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体制
目的要求:
1、了解传统的组织管理体制; 2、明确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3、认识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
授课内容:
一、传统的组织管理体制 (一)建设单位自管方式
即基建部门负责制(基建科)――――中、小项目。
建设单位自管方式是我国多年来常用的建设方式,它是由建设单位自己设臵基建机构,负责支配建设资金,办理规划手续及准备场地、委托设计、采购器材,招标施工、验收工程等全部工作,有的还自己组织设计,施工队伍,直接进行设计施工。
委 托 设 计 同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工 程 承 包 合 同 施工单位 物资供应单位 供 货 合 同 (二)工程指挥部管理方式 即企业指挥部负责制――――各方人员组成,适合大、中型项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过去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多采用这种方式。指挥部通常由政府主管部门指令各有关方面派代表组成。近几年
31
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方式已不多见。
政策主管部门 建设单位 设计主管部门 施工主管部门 设备生产 主管部门 物资主管部门 建设银行 工程指挥部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设备生产单位 物资供应单位 二、改革的必然性 (一) 必然性
1、是工程项目建设社会化、大生产化和专业化的客观要求。 2、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合同管理、法人) 3、是适应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二) 改革的趋势
1、在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上,要求其必须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并且有法人资格。
2、在管理机制上,要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以竞争机制和法律机制为工程项目各方提供充分的动力和法律保证。 3、使工程项目有责、权、利相统一的主管责任制。 4、甲、乙双方项目经理实施沟通。
5、人员素质的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并存。
三、科学地建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 (一)总承包管理方式
总承包管理方式,是业主将建设项目的全部设计和施工任务发包给一家
具有总承包资质的承包商。这类承包商可能是具备很强的设计、采购、施工、科研等综合服务能力的综合建筑企业,也可能是由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组成的工程承包联合体。我国把这种管理组织形式叫做“全过程承包”或“工程项目总承包”。这种管理组织形式如图所示。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