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我国农田化学除草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的化学除草面积已达6.53亿多公顷次,较1980年增长了10倍,上市的国内外除草剂有效成分接近100个,更重要的是,即使在农产品价格较低迷的年份,农民对使用除草剂的热情依然不减。除草剂使用量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杀虫剂和杀菌剂。 1、国外除草剂市场现状
据英国Phillips McDougall咨询公司称,全球传统作物保护化学品市场值2004年达到307亿美元。
在过去的5年中,全球除草剂费用保持在约170亿美元的水平,欧洲、北美、日本目前占该市场的75%以上,但在阿根廷、巴西、印度和中国的用量还在增加。其中农作物用为约140亿美圆,非农作物用为30亿美圆。在全球除草剂总销售额中,玉米、豆类、棉花和小量谷物等作物用量占65%。
全球生产除草剂的特大型企业有:Monsanto,2001年销售额占全球市场的29%,排行居首位;Syngenta占全球市场的23%;BASF占全球市场的14%;Aventis/Bayer占全球市场的13%;DuPont占全球市场的9%;其他企业占全球市场的2%。也就是说,少数特大型企业垄断了全球除草剂市场销售额的98%。
全球年销售额上亿美元的除草剂品种有:草甘膦(25万吨) 、咪草烟、异丙甲草胺、二甲戊乐灵、精稳杀得、莠去津、苄嘧磺隆、氟乐灵、精恶唑禾草灵、乙草胺、 、麦草畏、甲草胺、烟嘧磺隆、氯嘧磺隆、 溴苯晴、燕麦畏、噻磺隆、2.4-滴、异丙隆、 杀草丹、 灭草喹. 第14界国际杂草会议的最新报告称,预计未来全球除草剂市场总值将保持在近似的水平,但该市场的结构将发生戏剧性变化.由于少耕农业技术在种植时高度依赖于除草剂,同时耐除草剂作物的发展使使得苗后除草剂品种将得到快速发展。 2、美国除草剂应用概况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2004年美国玉米田使用除草剂前几位的产品是莠去津(阿特拉津)79262千磅、乙草胺39940千磅、金都尔20795千磅;2003年美国大豆使用除草剂最大的品种是草甘膦39870千磅。
美国使用的除草剂大约有120种,年销售额约60亿美圆,其中农作物用占82%,非农作物用占18%。美国除草剂销售额占全球的35%,销售量占全球的25%
美国除草剂应用量最大的品牌是:Monsanto的Roundup牌,其中大豆种植面积的60%以上,玉米种植面积的30%,棉花种植面积的60%。
由于Monsanto生物技术开发的Roundup牌除草剂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一些公司认为Monsanto产品竞争无利可图,因此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削减了他们的除草剂研发费用。
3、我国除草剂使用概况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10.14亿亩,比1995年的6.25亿亩增加3.89亿亩,增幅为62.24%,其中水稻化除面积扩大了1.13亿亩,达到3.18亿亩,增长了55.12%,占农田化除面积的1/3,占水稻播种面积75.18%;麦田化除面积扩大1500万亩,达到1.98亿亩,增长了8.19%,占麦类播种面积的55.3%;大豆田化除面积扩大了4800万亩,达到了7900多万亩,增长了约1.5倍,占大豆播种面积的60.76%;油料田化除面积扩大了5300多万亩,达到9000多万亩,增长了1.4倍,占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0.72%;蔬菜田化除面积扩大了3700万亩,达到5500多万亩,增长了2倍多。
分地区看,华东地区农田化除面积从1995年的1.95亿亩增加到2002年的3.03亿亩,增长了55.38%;中南地区从1.34亿亩增加到2.99亿亩,增长了1.23倍。而同期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增长34.48%和48.44%。目前,农田化除面积已超过3000万亩的省包括江苏、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广东、广西、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和四川,其中超过5000万亩的有江苏、河北、山东、黑龙江、安徽、河南、广东和湖南省。以2002年为例,在农药市场上出现了近百个除草剂产品中,处理面积前30名的产品约占当年全国化学除草总面积的80%,累计市场占有率超过73%。显然他们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决定着我国化学除草的现状和实际水平。
2004年我国除草剂总产量23万吨(折百),其中出口17.5万吨(实物量)。登记有效成分单剂123种(不包括混剂),主要集中在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棉花、油菜、非耕地、大蒜、大葱、生姜、甜菜、果园等主体作物。目前我国产值过亿元品种(12):草甘膦、乙草胺、丁草案、百草枯、苄嘧磺隆、苯磺隆、氯嘧磺隆、二氯喹膦酸、莠去津、2 、4-滴(2 甲4氯) 、氟乐灵、二甲戊乐灵。
我国稻田目前当家品种(包括其混剂):苄嘧磺隆、吡醚磺隆、二氯喹膦酸、丁草胺。 玉米田(含混剂):乙草胺、莠去津、烟嘧磺隆、氰草津、2 、4-滴、异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草胺、丁草胺。(10种)
大豆田(含混剂):广灭灵、氟乐灵、 2 、4-滴、异丙甲草胺、氯嘧磺隆、乙草胺、 氟磺胺草醚、 克阔了、高盖、 精喹、 精稳杀得、 稀禾啶、苯达松。(13种)
油菜田(含混剂):氟乐灵、乙草胺、草除灵、禾草克、高盖、稀草酮、精稳杀得。(7种) 小麦田(含混剂):苯磺隆、 2 、4-滴、绿麦隆、 异丙隆、麦喜、使它隆、快灭灵、苄嘧磺隆、精恶唑禾草灵、百草敌、燕麦畏。(11种)
1.1 主要作物除草剂品种结构上的欠缺
水稻除草剂约占除草剂总销售额的39%,防治水稻中禾本科、双子叶和莎草科各类杂草,均有比较对路的有效药剂,丁草胺作为稻田最大用量的芽前除草剂,每年处理稻田面积在0.067~0.087亿公顷,该产品最大的缺点是对鱼类和两栖动物等水生生物毒性大,每次施药均会造成受药稻田及周围水域内的青蛙、小鱼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另外,对弱秧苗在施药后遇大幅度降温或灌水过深,或田块漏水时,丁草胺会造成药害。二十多年来,由于丁草胺价格上颇具竞争优势,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一致命缺点。此外,防除大龄稗草的重要除草剂二氯喹啉酸不仅能使秧苗受害形成筒状叶,由于杂草谱上的欠缺,在不少地方连续使用该产品后,会造成千金子等杂草猖獗,更重要的是在极低浓度(ppt级)下,二氯喹啉酸能对阔叶(尤其是伞型花科)作物造成明显伤害。每年有1000多吨这种产品施用近0.2~0.27千万公顷田中,这些稻田的排水对周围的阔叶作物的安全也存在威胁。
小麦田除草剂中,2,4—滴丁酯乳油处理面积占小麦面积1/4,该产品漂移物对麦田周围的阔叶类作物造成的药害屡有发生。苯磺隆在小麦田使用0.067亿公顷,缺点是对田旋花、藜等麦田常见杂草效果不理想的缺点。长期以来,防除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产品相对薄弱,精恶唑禾草灵是目前防除这类杂草的重要品种,但由于价格偏高,限制了其发展。再加上该产品可混性要求严格,迄今为止,麦田尚未形成一个较理想的广谱性除草剂混剂。 2002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0.24亿公顷,其中400多万公顷经受莠去津处理,它是目前玉米田化学除草的当家品种之一。该品种有三个明显的缺点:其一是持效期过长,易对后茬敏感作物(大豆、小麦、瓜类、水稻等)造成药害;其二是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其三是连用4~5年即形成抗性杂草。
1.2 土壤处理剂比重过大使除草效果大打折扣
在我国0.53亿多公顷化学除草农田中,约有0.23亿公顷是用土壤处理剂。主要品种有乙草胺、莠去津、氟乐灵、豆磺隆、二甲戊乐灵、绿麦隆、嗪草酮等产品。涉及玉米、大豆、棉花、小麦、蔬菜等作物。黄河以北地区包括东北和西北农区,在4~6月份施药是关键时期,这里常常是十年九旱,而且多风,土壤湿度低和风蚀严重。此外,华北和西北地区为了抢农时,小麦割后贴茬直接播种(玉米等)的少耕方式相当流行,残存在地表的麦茬覆盖物使这些土壤处理剂难以充分接触地表发挥作用,所有这些都使土壤处理剂的效果大打折扣,因而造成药效不稳定时常需重新施药。 1.3 长残留除草剂对后茬造成药害
长残留除草剂如豆磺隆、甲磺隆、莠去津、绿磺隆、氟乐灵、咪唑乙烟酸、氟磺胺草醚、嗪草酮、扑草净、胺苯磺隆等。此类除草剂大大限制了用户对除草剂和后茬作物种植的选择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