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一 细胞及其分子组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解析:选D。用显微镜观察材料,必须用低倍镜先找到适合的部位,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换上高倍物镜,这时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焦。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为得到适宜的亮度,可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2.图中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c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选C。细菌为原核细胞,拟核中的DNA和蛋白质不结合,没有染色体,A错误;a植物细胞和c细菌细胞都有细胞壁、b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B错误;a植物细胞和b动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有包括核糖体在内的多种细胞器,c细菌细胞为原核细胞只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C正确;原核细胞虽没有线粒体,但是少数生物中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系统,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否则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3.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和绿藻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都含有叶绿体 B.硝化细菌是含有线粒体的自养型生物 C.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发菜和黑藻所含有的DNA都是裸露的
解析:选C。蓝藻、硝化细菌、大肠杆菌和发菜都是原核生物,细胞内不含叶绿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A、B错误;绿藻、酵母菌和黑藻都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核DNA不是裸露的,D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
4.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化学元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组成生物的最基本元素是C
B.H7N9病毒和桃树共有的元素是C、H、O、N、P C.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O D.Cu、Mn、Mo、B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
解析:选C。H7N9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其组成元素为C、H、O、N、P;占人体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C。
5.将刚刚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加入斐林试剂并沸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
解析:选C。脂肪会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向组织样液中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向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沸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确定该还原糖为麦芽糖。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现紫色。
6.胰腺合成的胰蛋白酶原进入小肠后,在肠激酶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该激活过程如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位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5个肽键 B.胰蛋白酶与胰蛋白酶原空间结构不同 C.肠激酶与限制酶具有相似的作用特性 D.激活过程可避免胰蛋白酶破坏自身细胞
解析:选A。由于1~7号氨基酸之间有6个肽键,所以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6个肽键,A错误;由于胰蛋白酶比胰蛋白酶原少了一段六肽化合物,所以空间结构不同,B正确;由图中可以看出,肠激酶可以识别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这个作用特点与限制酶非常相似,C正确;胰蛋白酶以酶原的形式在胰腺细胞中合成,可避免胰蛋白
2
酶将胰腺细胞自己水解掉,因此,激活过程可避免胰蛋白酶破坏自身细胞,D正确。 7.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碳
B.磷是磷脂、ATP、DNA等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 C.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能产生水
D.在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上升
解析:选D。自由水所占比例越高,代谢越旺盛,所以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值逐渐下降。
8.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p+1 C.p-2
B.p-1 D.p+2
解析:选B。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两个氧原子,设该多肽含有a个氨基酸,则(a-1)×1+2=p,则a=p-1,所以答案选B。
9.下图是人体细胞内氨基酸的转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异亮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B.图中显示的是一种正反馈机制
C.细胞内过多的L-异亮氨酸可能改变了苏氨酸脱氨酶的空间结构 D.苏氨酸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3
解析:选C。据图可知,在人体内L-异亮氨酸可由苏氨酸转化而成,因此L-异亮氨酸是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
10.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打开时,其特定功能会发生改变 C.若两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则它们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D.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肽键的多样性
解析:选B。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其原因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排列顺序、数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1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特殊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对某些物质出入细胞具有运输作用 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只对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能够识别神经递质,识别后即被降解,不再识别其他神经递质 解析:选A。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这些载体蛋白就分布在细胞膜上。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突触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但发挥识别作用后并不被降解。 12.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的特性。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DNA。酶是生物催化剂,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盐析出的蛋白质没有变性。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13.下图表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切去甲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后,可转变成由α、β两条肽链构成的有活性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
4
B.高尔基体加快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并参与肽链的剪切加工 C.胰岛素含有50个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D.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α、β两条肽链
解析:选A。依据题意,胰岛素是由α、β两条肽链构成的,而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高尔基体不参与脱水缩合过程;胰岛素中含有(21+30)-2=49个肽键;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通过加工后得到的,而胰岛素原是一条肽键,因此由DNA的一条单链编码的。
14.下面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可能含有S
B.从根本上说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蛋白质的多样性 C.乙中含有的基本单位之一可能是H2N—CH2—CH2—OH D.不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同
解析:选A。由图分析可知,甲为构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包括C、H、O、N,有的还含有S、P,因此甲中可能含有S;从根本上说,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选项C中的化合物缺少—COOH;不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可能相同,但排列顺序或空间结构可能不同。 15.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有机化合物 甲 乙 丙 丁 A.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细胞质基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解析:选B。从元素组成分析,甲、乙、丙、丁分别为糖类、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细胞核中含糖类化合物,细胞质基质中含蛋白质类化合物,线粒体膜中含脂质类化合物磷脂,A、C、D错误;细胞膜中不含核酸类化合物,B正确。 16.关于下图所示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5
组成元素 C、H、O C、H、O、N、P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P、S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