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 第1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农业生态工程同步备课教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1:37: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牛、鸡、猪、鱼循环养殖

将牛、猪、鸡的粪便按适宜的方法进行发酵处理后,拌在饲料中喂养家禽、家畜和鱼等。可以降低饲料的投入,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5.生态养猪

猪粪→凤眼莲池→净化为二级肥水→绿萍池→净化为三级肥水→鱼、蟹池→净化为四级肥水→养鱼稻田→净化为清水→引回猪舍循环利用。

下图是牛、鸡、猪、鱼循环模式,据图分析:

1.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哪种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答案 物质良性循环技术。

2.猪吃鸡粪的时候是否得到了鸡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答案 不是。鸡粪中的能量是鸡未同化的能量。 3.物质循环的过程中,能量是否也在循环? 答案 不是。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种模式的优点?

答案 调整了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如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物质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工程 B.生物立体布局的农业生态工程

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养殖业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农业生态工程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肥水经过了各级利用,实现了废水回收、再生、再循环的原理,因此该生态系统属于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1.农业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 ) ①能量的多级利用 ②物质循环再生 ③废物资源化

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系统)性 ⑤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 A.①② C.①②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农业生态工程通过物质循环再生,使废物资源化,能量多级利用,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同时该生态工程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系统论。 2.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主要利用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是( ) A.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B.①②③ D.①②④⑤

B.间作、套作和复种技术 C.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D.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 答案 D

3.在稻田养鱼生态工程中,运用了哪些生物技术( )

①物质良性循环技术 ②生物立体布局技术 ③资源综合开发技术 ④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 A.① C.①②③ 答案 B

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 B.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C.干旱地区开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属于废水处理与利用的生态工程 D.农村地区将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发酵产生沼气,属于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答案 C

解析 干旱地区开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属于节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5.在我国南方已经逐渐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养殖方法——稻田养鸭,它是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的粪便可作为肥料,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所以稻田养鸭是一种种养结合、生态型的综合农业技术,应该迅速推广。(注:雏鸭不食水稻秧苗,当水稻抽穗时,鸭已收回饲养。)请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业生态系统中,鸭与杂草的关系是__________,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3)生产的大米无公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画出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的简图。 答案 (1)水稻、杂草等生产者 (2)捕食 害虫和鸭 (3)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生产的大米污染少 (4)如图所示

B.①② D.①②③④

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1.下图是某生态工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用蛆蛹排泄物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的原理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答案 C

解析 物质循环再生是突破口,生态工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蛆蛹排泄物作为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在“桑→蚕→蚕沙→鱼→塘泥→桑”的桑基鱼塘生态工程中运用的生态工程的技术是( )

A.物质良性循环技术 B.生物立体布局技术 C.资源综合开发技术 D.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 答案 A

解析 在桑基鱼塘模式中,充分利用桑、蚕等生物与鱼之间存在的食物与营养关系,建立起来的分级利用和各取所需的生态工程系统。

3.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宜生长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高中生物 第1章 生态工程 第2节 农业生态工程同步备课教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vsm8180tj0a0pl1szsm0n19a8hrgx00gvu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