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核心命脉十大考题大揭秘10
I.必记知识全览 (3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必记资源
1.陆地资源一般分为 、 、 、 。
2.海洋资源包括 、 、 、 和 。
一、1.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2.化学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
二、必记特点
1.气候资源的特点 、 、 。
2.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 、 、 、 。 二、1.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 气候资源数值特征 气候资源是一种变化中的资源 2.陆地资源是有限的 陆地资源利用潜力是无限的 陆地资源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三、必记分布规律 1.海洋生物资源分布规律:渔场主要集中在 、 、 。 2.海底矿产分布规律:滨海 、大陆架 、深海盆 。 3.海洋石油污染集中分布区: 、 。
4.海洋污染集中分布区: 、 。
三、1.温带海域 近海大陆架上 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2.砂、贝壳和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煤:硫锰结核3.沿海水域海上航道沿线4.大型港口工业城市 Ⅱ.考点过关过关斩将一马平川 考点详解 精剖细解 入市三分 一、基本考点 考点1.气候资源
(1)气候资源的特点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异同点比较表解 特 点 含 义 开发利用要求 不 ①普遍存在气候资源的地区分布,只是数量多少和结构的因地制宜 同 性 差异 点 ②数值特征 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才具有资源充分利用 价值 ③变率较大 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都有较大的变率 因时制宜 相 ①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同 ②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本投入 点 (2)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气候资源与农业:决定农业的种植制度。②气候资源与建筑:a.城镇街道宜采取南北
oo
方向和东西方向的中间方位,即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b.风与城市规律: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污染大气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对吹的风向,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③气候资源与交通:避开气象灾害,合理利用各地气候资源。 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
考题1-1 (典型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气候资源的是( )
- 1 -
A.降水 B.风 C.雷电 D.冰雹
考题1-2 (典型例题)在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时要因时制宜,这主要是考虑到气候资源的( )
A.普遍存在性特征 B.数值特征 C.变化性特征 D.数量无限性特征
考题1—1点穗:解答此题要准确判断出自然资源和气候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原料或能源的气候要素或气候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等。而雷电目前尚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所以不属于气候资源。答案:AB 考题1—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气候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的理解。答案:C总结攫示:气候资源属于自然资源,符合自然资源的概念,即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点2 海洋资源
(1)海洋资源类型及开发 资源类型 化学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代表物 食盐、镁、溴、淡水等 鱼、虾、贝、藻 分布 广泛但不均衡 开发利用意义 ①提供丰富的无机盐类②加速海水淡化,提供淡水 海洋渔业分布在沿海大陆①捕捞作食用、药用等②通过养殖、增殖、实架 现可 持续利用 煤、硫、磷、贝壳、天然气、集中分布在大陆架海底及①形成近海石油工业部门②锰结核是未来可以锰结核 海盆 利用 的最大资源 潮汐能、波浪能等 目前可利用的主要是滨海①为可再生资源,无污染②作为新的能源 地区 (2)渔场分布
考题2-1 (典型例题)例读“澳门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为 岛,B为 岛。C处是 。
(2)澳门地区近百年来土地面积扩大了 倍多,主要原因是 。 (3)在我国台湾岛东部沿海实施该项工程是否可行? ,理由是 。
- 2 -
考题2-2 (典型例题)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英文字母代表的世界最大的渔场名称是: A 渔 场,B 渔场,C 渔场,D 渔场。
(2)渔场形成的原因:①A的原因是 。 ②B的原因是 。
(3)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名称:① ,② , ③ ,④ ,⑤ 。
考题2—1点拨:(1)和(2)属于记忆性知识,只要能够再认就能答出。(3)是对填海造陆条件的迁移应用,灵活性较大。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岛东即为深海盆,缺少大陆架,更缺少浅滩,不具备填海造陆的条件。答案:(1)凼仔路环 国际机场(2)1填海造陆 (3)不可行 台湾岛以东直接濒临太平洋,大陆架面积不大,坡度较陡考题2—2点拨:世界四大渔场分布于中纬度,三个是寒暖流交汇处,另一个是补偿上升流形成的。A是西太平洋上的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B却是补偿上升流形成的秘鲁寒流。C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的冷水交汇形成的北海渔场。D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纽芬兰渔场。答案:(1)北海道秘鲁北海纽芬兰 (2)寒、暖流交汇形成海底冷水上泛 (3)日本暖流 千岛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总结提示:海洋资源有多种类型,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化学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等,还包括海洋空间资源,它是海洋资源利用中利用时间最早的资源之一。 考点3.海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1)海洋空间利用
- 3 -
①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②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③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贮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 (2)港口建设
①港口功能: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也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②港区组成: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影响因素:港区设备、水文状况、港区用地、服务功能、依托城市、腹地大小和特殊政策等。④鹿特丹港通过建设和完善港口的中转机能,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
(3)围海造陆
①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充分的科学论证。②人工岛的建设。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国都已建造了人工岛。③澳门的围海造陆。
考题3 (典型例题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海湾示意图”(图中曲线数值分别为等高线的高程和等深线深度,单位是m)。 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图示海湾建设海港,读图回答:
(1)海湾建设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 、地质、 和水文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港口的选址条件如 、 、 等。
(2)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为预留土地,在建港方案中:①A、B两地可否建港? ,因为 ;②C、D两处相比较,选择 处合理,理由是 。
考题3点拨:港口建设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自然因素中包括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方面。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地质环境影响筑港条件;船只停泊条件要有较宽阔水域的海湾和深水岸线;海湾深浅、潮汐波浪等海洋水文现象,天气与气候中的台风、大雾、盛行风向等会影响航行条件。图中A、B两处,自然条件相似,海水浅,不利于船只航行和停泊。因此不宜建港。C、D两处中,比较而言,C处建港条件好,因为海水较深,有海湾,岸边地势平坦,筑港、航行、停泊条件优于D,加上离市区近,有利于客货流的集散。答案:(1)地形气候筑港航行停泊 (2)①不行海水浅,不利于船舶航行和停泊 ②C海水较深,有海湾,岸边地势平坦,建港条件好;离市区近,利于货物和旅客的汇集与分流 考点4 陆地自然资源 性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利用方式 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包括能源矿产)、建筑材料等 矿产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土地资源 可再生资源 水资源 可再生资源 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源,为人类生产活动提工业用地、农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等 供必要的空间场所 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生产活动的条饮用和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等 件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