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中考复习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测试卷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 3:24: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0年中考复习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选项 题号 16 选项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1.(2019临沂中考5 .)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A.隋文帝灭掉陈朝 C.隋朝统一度量衡

B.隋朝创立科举制 D.隋朝开通大运河

2.(2019孝感3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3.(2019临沂6 .)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 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19南平 8.)右图横线处应填写( ) A.西周 B.东周 D.西夏 C.隋唐

5.(2019广东4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6.(2019菏泽4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

第 1 页 共 9 页

A.中心是①——长安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7.(2019滨州4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

8.(2019湘西5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的是( ) A.赵州桥 B.长城 C.丝绸之路 D.大运河

9.(2019嘉兴14 .)嘉兴有条大运河。嘉兴段运河历史上属江南河,史书载:“大业六年,隋炀帝敕穿江南河。”由此可推断( )

A.材料中的史书可能是《史记》 B.《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修此河场景 C.此河贞观之治时已发挥作用 D.宋应星为此河开凿提供了技术指导

10.(2019齐齐哈尔4 .)“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斯塔夫里阿诺斯赞扬的考试制度是( ) A.禅让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行省制

11.(2019内蒙古2 .)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 ) A.“天可汗” B.怀仁可汗 C.云南王 D.渤海郡王

12.(2019长春 2.)“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A B C D

13.(2019郴州4 .)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优民 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屈原 B.杜甫 C.辛弃疾 D.关汉卿

14.(2019郴州5 .)在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用多媒体展了“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 府”“唐番会盟碑”“宣政院”“驻藏大增”等史料和信息,这一专题复习的主题应是( ) A经济发展史 B.科技成就史 C.民族关系史 D.文学艺术史

第 2 页 共 9 页

15.(2019南通18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注重门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样 C.关注道德品质 D.公开公平竞争

16.(2019南通19 .)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中外贸易往来频装 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17.(2019杭州13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右图目录战线的内容主旨是( )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 ◎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 ◎雕版印刷的杰作 18.(2019南通20 .)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

A.商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9.(2019大庆6 .)589年,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这个重新统一的朝代是杨坚建立(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20.(2019大庆7 .)隋唐时期确立的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官员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1.(2019大庆8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2.(2019海南 4.)据图2,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 A.吐蕃 B.波斯 C.大食 D.天竺

23.(2019北京5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 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第 3 页 共 9 页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24.(2019大庆9 .)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

A.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 C.玄奘 D.鉴真 25.(2019北京6 .)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幅对联(见横批应为( )

A.海路通达 B.经济繁荣

C.民族和睦 D.文明互鉴

26.(2019乐山16 .)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7.(2019岳阳30 .)唐玄宗统治前期,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逐渐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右图),

二.材料题

1.(2019毕节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二 出土于唐朝墓葬的部分文物:

(1)材料一标示出的实物是通过什么之路相互交流的?为了管理西域地区,西汉设立了什么行政机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空前盛况?请举出两例唐朝“走出去”的具体事例。(6分)

(3)由上述材料得到什么启示?(2分)

第 4 页 共 9 页

2.(2019湖北黄冈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材料一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2分)和唐文化的特点。(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1分)

(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2分)

3.(2019荆门30.) (7分)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 的思想。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魏晋以来,实行盯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一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三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1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端,隋朝时啦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1分) 唐太宗又是怎么完善这一制度的?(1分)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变化对选官

第 5 页 共 9 页

2020年中考复习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测试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vxtf8ezoq83uyx9681999g5n13tgu00um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