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2:52: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一) 课程性质

美术鉴赏课是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技能选修课。开课目的是训练和提高学生写好汉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踏实、持之以恒的好品质,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美术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使学生获得审美的能力。

(三) 课程任务

本课程从学习和掌握美术欣赏的基础知识入手,然后按照观赏性美术(绘画、雕塑)和实用性美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等)两大系统,对古今中外的名作逐一进行赏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史的发展进程,理解美术的创作方法和意图,并且能够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

二、课程设计

(一)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从学习和掌握美术欣赏的基础知识入手,然后按照观赏性美术(绘画、雕塑)和实用性美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摄影艺术等)两大系统,对古今中外的名作逐一进行赏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史的发展进程,理解美术的创作方法和意图,并且能够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

(二) 课程设计思路

实施职业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鉴赏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

1

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熟悉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和风格演变,体会中国画线条的力度、美感和水墨的神韵.

2. 了解西方美术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演变,西方主要艺术流派的产生、特征、作者及作品的艺术地位。

3. 掌握关于艺术品的构图、透视、色彩、结构等具体相关艺术理论。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鉴赏、分析和评价能力。

2. 加强、加深对技法和理念的理解,在绘画创作和实际设计中开放思维、汲取灵感

(三)职业素质目标:

1.加强高品位艺术修养和高尚艺术情操的教育。

2.注重学习的刻苦性和专注性精神的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四、课程内容

(一) 内容选取

本课程的讲授为一个个学期,分为《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部分。本课程重点是绘画艺术;掌握绘画艺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 培养绘画赏析能力;难点是能够领会各类绘画的艺术特色。

《绘画艺术》的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难点章节是第一章(七)、第二章(五)。

《雕塑艺术》的重点章节是第三章、第四章。难点章节是第三章(二)、第四章(三)。

《建筑艺术》的重点章节是第五章、第六章。难点章节是第五章(七)、第六章(四)。

《工美美术》的重点章节是第七章、第八章。难点章节是第七章(三)、第八章(三)。

2

(二)内容组织与安排 1.内容组织

《美术欣赏》教学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观察分析、组织讨论的教学活动。采用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等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采用启发引导,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策略、方式与手段。根据课程性质,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2.教学安排

1.绘画艺术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习任务 课程讲授时数 6 1、中国绘画艺术 模 块 2、外国绘画艺术 6 类 别 实训设计 参考课时 6 教师课件讲授 6 2.雕塑、建筑部分教学内容和要求 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训设计 学习任务 参考课时 要求 2 模 4 1、中国雕塑、建筑艺术 块 教师课件讲授 类 2 4 2、外国雕塑、建筑艺术 别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贯彻思想性、适用性、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注意选用思想性和艺术性较

高的美术基础规范教材。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去理解美术史中的美术作品。强调使用正版教材,杜绝盗版。

教材:《美术欣赏》(共一册),杨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参考书: 1.《美术鉴赏》(共一册),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合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

搜索更多关于: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 的文档
《美术鉴赏》课程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vyp91fvvx1od1e2lms547le14lopx00wj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