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0图 3.90.05 5.根据图3.10中形位公差的标注,回答下列问题。 5.1 被测要素采用哪种公差原则; 5.2 公差带形状; 5.3 理想边界及边界尺寸; 5.4 综合量规检测部分的定形尺寸; 5.5 当被测要素的横截面形状正确而实际尺寸为ф49.990mm时,允许的轴线垂直度误差是多少? 6.图示销轴的三种形位公差标注,它们的公差带有何不同?
图 3.10+ 0.090Addd 7.指出图示零件中的底面a、端面b、孔表面c和孔轴线d分别是什么要素(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单一要素或关联要素;轮廓要素或中心要素)?并说明所标各项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形状。
A 共22页 第13页
cdba
7.题图
8.比较两种孔轴线的位置度公差标注方法的区别。若实测某零件上该孔轴线至基准A的距离为25.04mm, 至基准B的距离为14.96,试分别按图中的两种标注方法判断其位置度的合格性。
10H710H715251525 8.题图
9.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1)?30 K7和? 50 M7采用包容要求;(2)底平面F的平面度公差0.02mm;?30 K7孔和? 50 M7孔的内端面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4mm; (3) ?30 K7孔和? 50 M7孔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4)6-?11H10对? 50 M7孔的轴线和F面的位置度公差为0.05mm;基准要素的尺寸和被测要素的位置度公差的关系用最大实体要求。
共22页 第14页
K76-11H10M7F 9.题图 共22页 第1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