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考点27
1.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2.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微粒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
-1
的硝酸,加热充分反应后,下列
①NO3 ②Fe ③H ④NO ⑤NO2 A.① C.②④⑤
B.①⑤ D.①②③⑤
-
3+
+
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有关Cu、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还原为NO2 B.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C.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D.由上述实验可知:Cu在常温下既可与稀硝酸反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
4.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的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打开活塞1,漏斗中有红棕色气体,证明该气体
为NO
5.(2018·河南洛阳质检)将1.92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mL,将盛有该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一定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氧气的体积是( ) A.168mL C.504mL
B.224mL D.336mL
6.(2019·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对于1L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若H2SO4和HNO3物质的量浓度存在如下关系:c(H2SO4)+c(HNO3)=1.2 mol·L。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 ) A.0.80mol C.0.45mol
B.0.72mol D.0.40mol
-1
7.(2018·邯郸质检)如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等试剂探究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5mL浓硝酸,往具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能证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NO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c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实验反思
(5)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再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 Ⅳ.问题讨论
用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对此有两种说法: ①两者颜色不同是因为Cu浓度差异引起的。
②前者溶液呈绿色,是因为生成的红棕色NO2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6)你认为上述说法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若是①合理,说明理由,若是②合理,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使用如下装置验证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有一氧化氮产生。(假设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导气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忽略反应中的溶液体积变化)
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铜粉分散在石棉绒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铜和浓硝酸反应前,挤压气球,经装置A、B、C中反应后,进入装置D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通入该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步操作时应关闭____________(填“K1”“K2”“或“K3”,下同),打开________。 (3)若装置C的硬质玻璃管中出现堵塞,则装置B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4)关闭K1、K2,打开K3,由分液漏斗向装置D中滴加浓硝酸。待Cu和浓硝酸反应结束后,再通过分液漏斗向装置D中加入CCl4至满。则装置D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装置E中发生倒吸,可采取的应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装置E所得溶液中取出25.00mL,滴加两滴酚酞,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当滴定完成后消耗NaOH溶液18.00 mL,若实验测得F装置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139.00mL,则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________(填“有”或“无”)NO生成。
9.(2018·安徽十校联考)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夹持装置及装置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1
已知:①2NO+Na2O2===2NaNO2;
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
③在酸性条件下,NaNO2能把I氧化为I2,S2O3能把I2还原为I。 Ⅰ.制备NaNO2
(1)装置A的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P2O5 C.无水CaCl2
B.碱石灰 D.生石灰
-
2-
-
-
-
2+
(4)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NaNO2的纯度 (5)可供选择的试剂如下:
A.稀硫酸 B.c1 mol·L KI溶液 C.淀粉溶液 D.c2 mol·L Na2S2O3溶液 E.c3 mol·L
1
-1
-1
-
酸性KMnO4溶液
①利用NaNO2的还原性测定其纯度,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②利用NaNO2的氧化性测定其纯度的步骤是准确称取质量为mg的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