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秘密》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把观察到的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各种现象记录下来。 2.能对蜡烛燃烧时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假设。 3.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结论。 2.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2.能通过实验发现燃烧的过程不可逆。 STSE目标:
1.能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各举2个以上的实例说明燃烧过程的利与弊。
2.能把自己知道的其他安全标识介绍给其他同学。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的实验。 教学准备:木条、布条、纸条、蜡烛、烧杯、石灰水、水槽、打火机、实验记录表、镊子。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表演,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瞧,这是什么? 生:火。
师:我想让这个火字发光发热,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用打火机点燃。
(请一位同学上来点燃火字) 师:你们现在感受到什么? 生:火焰、灰烬、气味、热量……
师:观察得真仔细,这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燃烧。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燃烧的秘密,好吗? (齐读标题)
师:读得真好,你们还在哪见到过燃烧的现象? 生:煮饭、烧水……
师:老师这也搜集了一组资料,大家一起看看。 (学生观看) 二、实验探究
师:燃烧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物体在燃烧时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今天就用实验来探究一下。请同学们打开实验袋,拿出木条、纸条、布条、打火机、镊子、手套。我们知道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先猜想一下木条、纸条、布条燃烧的火焰是怎样的?
生答。
师:大家有各种各样的猜想,那么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师解说实验步骤和要求:
1、用镊子夹住可燃物分别在水槽的上方点燃。
2、分别观察木条、纸条、布条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气味和是否有热等。
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分工合作。 4、记录员要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5、实验后,记录员汇报。 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实验记录。(请2-3组同学)
师:大家刚才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得都很细致,并从多个角度描述了不同的气味,那你们能找出这些物体燃烧的共同点吗? 生答:发光、发热。
师:现在请大家看看水槽里,发现了什么? 生:灰。
师:这些灰还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 生:不能。
师:所以说燃烧的过程不可逆。现在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燃烧吗? 生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