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作者:李春平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 要: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实行最早、最广泛的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制度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的方面的影响,我国现行工伤保险制度还存在不足之处。文章具体分析了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保护劳动者生命与健康,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工伤 保险制度 问题 对策
工伤保险制度是国家为生产、工作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服务、医疗和职业康复及经济补偿,并为因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亡的劳动者的供养亲属提供遗属抚恤等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 一、当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转折性发展是在2003年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伤保险制度框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务院于2010年12月8日又对 《工伤保险条例》做了最新修订(即国务院586号令),表明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在不断地得以完善。2014年是《工伤保险条例》实施10周年,据统计,截止2014年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突破了2亿人,享受待遇人数达到800多万人,但与国际上实施工伤保险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工伤保险制度与事故预防脱节。在工伤保险制度发达的国家,都把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以及工伤预防紧紧结合在一起。例如,德国工伤保险管理机构就将其工作重点放在事故预防上,尽最大努力提供康复帮助,并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拨出专款用于职业康复和工伤预防事业。而在我国,现行《工伤保险条例》虽然确定了“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和职业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但没有明确职业康复和工伤预防所需资金的比例,有重工伤认定、待遇支付;轻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的倾向,从而导致这两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资金的有力保障。好在“十二五”期间,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初步完成,这也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目标,其中工伤预防具有优先价值。通过实施工伤预防、降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率,不仅可以减少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减少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经济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了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