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和“琵琶”》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14个生字,学会自主识字。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不同的特点,懂得认真学习汉字,区分音、形、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生字词,正确区分同音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同音字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生字卡 枇杷和琵琶的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
1
和“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新课学习
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找出共同点,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2.半扶半放指导写字,特别是写好“候”、“县”这两个字。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