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活动的目的与任务;2、间接的兴趣;3、克服干扰的意志品质;4、有意注意的保持依赖于个人的情绪状态。
试析心理学的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2、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3、行为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华生认为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4、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有魏太默。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 5、 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弗洛伊德认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对其谈话做出分析,找出其疾病的根源。 6、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是注重人的独特性,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强调人的社会性特点。 7、 认知心理学 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实验,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2. 感觉与知觉都有哪些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一)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二、知觉的种类
依据在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为标准,可以把知觉分为比较简单的: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触知觉和味知觉等。
依据知觉所反映的刺激物的特点为标准,可以把知觉分为比较复杂的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以及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错觉。
什么是注意,注意同心理活动过程的关系如何?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同心理活动过程的关系:
(一)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过程的开端,离开了注意,一切心理活动过程都不可能产生。
(二)离开了心理活动过程也不可能有单独的注意,注意贯穿在一切心理活动过程之中,并有心理活动过程共始终。
注意有那些种类?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注意分为三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
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
想象有什么作用? (一)想象具有补充作用
通过感知可以了解直接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看到一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东西,空间上遥远和时间上远久的东西,人类感知活动的这种局限性可以由想象得到补充。 (二)想象具有预见作用
通过预见作用,人能够实现客观现实的超前反映, (三)想象具有替代作用
当人们某种需要或者愿望不可以实现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想象来满足或者实现;通过想象来满足愿望,这是实现心理平衡的条件,这对维护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想象对机体活动具有反作用
人在进行想象时,有机体经常出现某种生理的、乃至病理的变化,它表现了想象对机体的活动的反作用。
什么是想象?想象都有哪些种类? 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种类:
从有无目的性来看,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大类; 从内容新颖程度来看,有意想象中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从想象和现实关系来看,有幻想、空想等。
举例说明思维种类? (一)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和不同的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二)根据思维时是否有明确的逻辑形式和具体步骤划分:直觉思维、形式逻辑思维。 (三)根据思维过程中探索答案的指向性可以划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四)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不同划分: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五)根据思维的意识特点可以分为:我向思维、他向思维。
记忆是什么?分类?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和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所保持的时间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依据记忆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记忆表象
挫折:挫折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以后所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 挫折后的反应
(一)攻击:挫折感可能使一个人产生攻击性行为,对构成挫折的人或物展开攻击. 攻击又可以分为:直接攻击、间接攻击 (二)冷漠 (三)退化:
文饰:指个体受到挫折后,常以各种理由来原谅自己,给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合理的解释。 反向:指个体在挫折情境状态下,外显行为与内在动机成反比。
替代:指个体所确立的目标由于挫折而不能实现会设法用另外的目标来补偿或升华。
意志行动的分析
(一)采取决定阶段(思想决定阶段):
1.动机的斗争和目的的确定; 2、行为方法的选择和行动计划的制定 (二)执行决定阶段(实际行动阶段):1、排除干扰; 2、克服困难
情绪情感的几种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他们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我们因为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人,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 (二)沙赫特—辛格的情绪认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做实验证明了认知因素,即对身体状态变化的认知性解释是构成情绪经验的主要原因。
(三)、康南—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康南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质解除丘脑抑制的功能。 (四)阿诺德—拉扎鲁斯的情绪评估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五)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
巴甫洛夫认为:外界的刺激使原来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如果外界的刺激使原有的动力定型受到破坏,便产生消极的情绪。
比较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异同?
人的大脑皮层的结构机能特点如何?这对教学工作有何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现象?
条件反射的规律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如何科学科学用脑。(即,大脑两半球的机能特点与科学用脑。)
1、心理学研究对象都包括哪些?试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2、如何理解心理的形式与内容?
心理内容是:来源于现实并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的本身 心理形式是:心理映象存在的方式、组织和结构
4、梦的解析。
比较有意想象中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分析影响它们的因素。
什么是概念?掌握概念要注意哪些问题?
记忆有哪些基本品质
情绪情感有哪些种类?如何控制消极的情绪情感?
试分析自己的性格的特征。
试评气质类型理论。
什么是气质?教育工作者研究气质有什么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