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详细步骤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3:20: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实验2-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表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Na2S2O3+H2SO4=Na2SO4+S?+H2O

【实验仪器】试管4支,烧杯2个,温度计2支,玻璃棒,秒表 【实验药品】10mL0.1mol/LNa2S2O3,10mL0.1mol/LH2SO4

【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Na2S2O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 0.1mol/LH2SO4;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Na2S2O3和H2SO4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搅拌。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实验现象】加热的一组首先出现浑浊

【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 P21科学探究]探究溶液出现蓝色的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4H+ +4I- +O2=2I2+2H2O 【实验仪器】试管两支,烧杯,秒表

【实验药品】1mol/LKI溶液﹑0.1mol/LH2SO4溶液和淀粉溶液

【实验步骤】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按顺序加入等量1mol/LKI,淀粉溶液,0.1mol/LH2SO4溶液。一支置于室温下,一支置于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观察反应变化。 【实验现象】置于室温下的试管中溶液先变蓝。

【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实验2-4]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表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2H2O2

2H2O+O2

【实验仪器】双孔胶塞,短导管,漏斗,带余烬的木条,锥形瓶 【实验药品】10mL左右10%的H2O2,少量MnO2

【实验步骤】锥形瓶内盛有10mL左右10%的H2O2,双孔胶塞上插有短导管和漏斗,短导管里插有带余烬的木条。经漏斗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MnO2,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开始时余烬没有明显变化,加入MnO2后,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余烬复燃。 【实验结论】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增大。

[实验2-5]

【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平衡是否会因酸碱性移动

【实验原理】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r2O72- +H2O

2CrO42- +2H+ 注:K2Cr2O7为橙色,K2CrO4为黄色。

【实验仪器】试管两支

【实验药品】10mL0.1mol/LK2Cr2O7溶液

【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 K2Cr2O7溶液,然后在甲中滴加3~10滴浓H2SO4,乙试管中滴加10~20滴6mol/LnaOH

【实验现象】甲试管中K2Cr2O7溶液橘色加深;乙试管中K2Cr2O7溶液橙色变浅,偏黄 【实验结论】酸碱性影响化学平衡

[实验2-6 ]

【实验目的】验证化学平衡是否会因反应物量的变化而变化 【实验原理】Fe3+ +3SCN-

Fe(SCN)3(红色)

【实验仪器】试管两支

【实验药品】5mL0.005mol/LFeCl3溶液,5mL0.01mol/LKSCN溶液,1mol/LKSCN溶液,0.01mol/LNaOH溶液

【实验步骤】⑴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4滴1mol/L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⑵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mol/LNaOH溶液3~5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现象】 1 2 编号 步骤⑴ 滴加饱和FeCl3溶液 滴加1mol/LKSCN溶液 现象 红色加深 红色加深 步骤⑵ 滴加NaOH溶液 滴加NaOH 现象 产生红褐色沉淀,颜色变浅 产生红褐色沉淀,颜色变浅 结论 平衡移动

[实验2-7]

【实验目的】验证温度对反应平衡的影响 【实验原理】2NO2(g)

N2O4(g) , △H=-56.9KJ/mol注:NO2(红棕色)N2O4(无色)

【实验仪器】大烧杯两个,L形导管两支,圆底烧瓶两个,单孔胶塞两个,止水夹

【实验药品】NO2,N2O4

【实验步骤】向一号烧瓶中加入NO2,二号烧瓶中加入N2O4,用导管和胶皮管连接,一号烧瓶置于热水中,二号烧瓶置于冰水混合物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一号烧杯中红棕色明显加深。

【实验结论】身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移动。

[实验3-1]

[实验3-2]

【实验目的】电离程度 【实验原理】2H+ +CO32-CO2+H2O

【实验仪器】胶头滴管,试管两支

【实验药品】0.1mol/L醋酸,饱和硼酸溶液,Na2CO3溶液

【实验步骤】向两只分别盛有0.1mol/L醋酸和饱和硼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等浓度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醋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而硼酸则不能。 【实验结论】醋酸的电离常数大于硼酸的电离常数。

[P50实践活动]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实验目的】联系使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学习以图示处理科学实验数据的方法;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特点;体会定量试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它描述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其中酸碱滴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仪器】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

【实验药品】0.1mol/L左右的HCl溶液,0.1mol/L左右的NaOH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

【实验步骤】把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注入事先已用该盐酸溶液润洗过的酸式滴定管,至刻度“ 0”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轻转动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0”或“0”以下的某一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把待测浓度的NaOH溶液注入事先已用该溶液润洗过的碱式滴定管,也把它固定在滴定管夹上。轻轻挤压玻璃球,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且无气泡,然后调整管内液面,使其保持在“ 0”或“ 0”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准确读数。 在管下放一洁净的锥形瓶,从碱式滴定管放出25.00 mL 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加入 2滴酚酞试液,溶液立即呈粉红色。然后,把锥形瓶移到酸式滴定管下,左手调活塞逐滴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同时右手顺时针不断摇动锥形瓶,使溶液充分混合。随着盐酸逐滴加入,锥形瓶里OH-浓度逐渐减小。最后,当看到加入1滴盐酸时,溶液褪成无色,且反滴一滴NaOH溶液又变回红色说明反应恰好进行完全。停止滴定,准确记下滴定管溶液液面的刻度,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盐酸的体积。为保证测定的准确性,上述滴定操作应重复二至三次,并求出滴定用去盐酸体积的平均值。然后根据有关计量关系,计算出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具体计量关系为C(A)*V(A)=C(B)*V(B),其中A(Acid)为酸,B(Base)为碱。 【实验现象】烧杯中溶液突然变红 【实验仪器使用说明】

1. pH计:pH计有多种型号,使用方法不尽相同,使用时参见使用说明。 2. 滴定管

⑴ 构造:滴定管是内径均匀﹑带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下端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玻璃活塞(或由橡皮管﹑玻璃球组成的阀)。滴定管主要用来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

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溶液,不能盛装碱性溶液。 ⑵使用方法

①检查仪器:在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在确保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酸﹑碱反应液之前,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还要分别用所要盛装的酸﹑碱溶液润洗2~3遍。方法是: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所要盛装的酸或碱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管内壁。然后,一手控制活塞(酸式滴定管轻轻转动活塞;碱式滴定管轻轻挤压玻璃球),将液体从滴定管下部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③加入反应液: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mL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方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如果滴定管内部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并使液面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取读数并记录。 ⑤放出反应液:根据实验需要从滴定管中逐滴放出一定量的液体。

[P54科学探究] [P57科学探究]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FeCl3水解的条件,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实验3-3]

【实验目的】探究沉淀溶解

【实验原理】Mg(OH)2+2HCl=MgCl2+2H2O 【实验仪器】试管3支

【实验药品】Mg(OH)2,蒸馏水,盐酸,氯化铵溶液

【实验步骤】向3支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盐酸和氯化铵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滴加蒸馏水的试管无明显现象,滴加盐酸的试管中沉淀溶解,滴加氯化铵溶液的试管中沉淀溶解并伴有气体生成。

【实验结论】除酸之外,某些盐溶液也可用来溶解沉淀。

[实验3-4]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沉淀的转化

【实验原理】AgNO3+NaCl=AgCl↓+NaNO3 KI+AgCl=AgI+KCl 2AgI+Na2S=2NaI+Ag2S 【实验仪器】试管

【实验药品】0.1mol/L AgNO3溶液,0.1mol/L NaCl溶液,0.1mol/LKI溶液,0.1mol/LNa2S溶液

【实验步骤】向盛有10滴0.1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 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其中滴加,0.1mol/LKI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再向其中滴加0.1mol/LNa2S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加0.1mol/L NaCl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加0.1mol/LKI溶液后白色沉淀变为黄色沉淀,加0.1mol/LNa2S溶液后黄色沉淀变为黑色沉淀。 【实验结论】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用酸或其他方法能溶解的沉淀。

[实验3-5]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沉淀的转化

【实验原理】MgCl2+2NaOH=Mg(OH)2↓+NaCl Mg(OH)2+FeCl3=MgCl2+Fe(OH)3 【实验仪器】试管

【实验药品】1mL0.1mol/L MgCl2溶液,2mol/LNaOH溶液,0.1mol/L FeCl3溶液

【实验步骤】向盛有1mL0.1mol/L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2滴2mol/LNaOH溶液,观察现象;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静置。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现象】加2mol/LNaOH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0.1mol/L FeCl3溶液后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实验结论】对于一些用酸或其他方法也不能溶解的沉淀,可以将其转化为另一种用酸或其他方法能溶解的沉淀。

[实验4-1]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详细步骤 的文档
高中化学必修一实验详细步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w9n74b5xi3sk4u08kj9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