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目的】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实验原理】在ZnSO4溶液中,锌片逐渐溶解,即Zn被氧化,锌原子失去电子,形成Zn2+进入溶液。Zn-2e- =Zn2+
从锌片上释放出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片;CuSO4溶液中的Cu2+从铜片上得到电子,还原成为金属铜并沉积在铜片上。Cu2+ +2e- =Cu 即:Zn+Cu2+ =Zn2+ +Cu
【实验仪器】烧杯2个,铜片,锌片,盐桥,导线,电流表 【实验药品】ZnSO4溶液,CuSO4溶液 【实验步骤】用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盐桥,将置有锌片的ZnSO4溶液和置有铜片的CuSO4溶液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现象;取出盐桥,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盐桥存在时电流表指针偏移,即有电流通过电路。取出盐桥后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移,即无电流通过电路。 【实验结论】盐桥中的盐溶液是电解质溶液,能使两个烧杯中的溶液连成一个通路,从而有电流产生。
[实验4-2]
【实验目的】探究电解池作用 【实验原理】Cu2+ +2Cl-Cu+Cl2↑
【实验仪器】U形管,石墨棒两根,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电流表,导线,电源 【实验药品】CuCl2溶液
【实验步骤】在U形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作电极,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阳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观察U形管内的现象和试纸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通电后不久,可以看到阴极石墨棒上逐渐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铜),在阳极石墨棒上有气泡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CuCl2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分解生成了Cu和Cl2。
[P80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氯气﹑氢气]
【实验目的】电解原理的应用 【实验原理】NaCl=Na+ +Cl- H2O
H+ +OH- 2NaCl+2H2O
2NaOH+H2↑+Cl2↑
【实验仪器】U形管,导线,石墨棒两根,电流表,导线,电源 【实验药品】NaCl溶液
【实验步骤】在U形管中注入NaCl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作电极,接通电源,观察U形管内的现象。
【实验现象】U形管内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NaCl溶液被电解,生成H2﹑Cl2
[P81给铁件镀铜]
[P81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金属钠]
[实验4-3]
【实验目的】探究铁的吸氧腐蚀
【实验原理】铁生锈时消耗了氧气,使具支试管中压强减小 【实验仪器】具支试管,小试管,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塞子 【实验药品】饱和食盐水,蒸馏水
【实验步骤】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具支试管中。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的变化。
【实验现象】铁钉生锈,导管中水柱上升。 【实验结论】铁生锈时消耗氧气
[P87科学探究]
【实验目的】用实验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实验原理】Zn-2e- =Zn2+ 2Cl- +2e- =Cl2↑ 【实验仪器】烧杯,铁片,锌片,导线,电压表 【实验药品】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实验步骤】将铁片和锌片放入盛有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的烧杯中,用导线连接并串联一个电压表。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Fe电极上有气泡产生,电压表指针偏转。
【实验结论】锌片被腐蚀,Zn失电子变成Zn2+,Cl-得电子变成氯气,铁片被保护,不受侵蚀。
选修五
实验1-1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 实验步骤:
蒸馏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 工业乙醇
通过玻璃漏斗将100ml工业乙醇倒入蒸馏烧瓶中,再在烧瓶中投入1-2粒素烧瓷片,通冷凝水,加热蒸馏,蒸馏产物以每秒3-4滴为宜,分别收集以下馏分:77oC以下 77oC-79oC 79oC以上
实验结论: 工业乙醇已被提纯
实验1-2
实验目的: 探究苯甲酸的重结晶
实验原理: 重结晶的首要工作是选择适当的溶剂,要求该溶剂:
1. 杂质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很小或很大,易于除去。
2. 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该有机物在热溶液中的溶解度较
大,再冷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
实验仪器: 100mL的烧杯、短颈玻璃漏斗、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 实验药品: 粗苯甲酸、蒸馏水
实验步骤: 将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变加热,使粗
苯甲酸溶解,全溶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用短颈玻璃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个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实验结论: 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可以得到纯净的苯甲酸。
实验2-1
实验目的: 在实验室制取乙炔并探究乙炔的性质
实验仪器: 分液漏斗,具支试管,导管,铁架台,圆底烧瓶烧瓶
实验药品: 电石,饱和食盐水,硫酸铜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实验步骤: 在圆底烧瓶中放入几小块电石,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便可产生乙炔
气体,验纯后点燃,将乙炔气体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两溶液均褪色。
实验结论: 乙炔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也易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实验2-2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探究苯环对烷基的影响 试管
实验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实验目的:实验仪器:
苯,甲苯,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将甲苯,苯个2ml分别注入2支不同的试管,各加入3滴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用力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发现甲苯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
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苯不能,说明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使其易被氧化。
P42科学探究
验证溴乙烷与氢氧化钠在不同溶剂中分别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 CH3CH2Br + NaOH → CH3CH2OH + NaBr
CH3CH2Br
CH2=CH2↑ +HBr
P42思考与交流
比较溴乙烷的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试管,酒精灯
溴乙烷,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乙醇溶液,
取代 消去 反应物 溴乙烷+水 溴乙烷
条件 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加热 生成物 乙醇+溴化钠 乙烯+溴化钠+水
溴乙烷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类型不同。
实验3-1
探究乙醇的消去反应和产物
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导管
乙醇,1:3浓硫酸,碎瓷片,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
在长颈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1:3)的混合液20ml放入几片碎瓷片,加热混合液使其温度上升到170度,将生成的气体先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再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现两溶液都褪色 CH3CH2OH
CH2=CH2↑ +H2O
实验3-2
探究重铬酸钾与乙醇的反应 试管
实验药品: 重铬酸钾酸性溶液,乙醇
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然后滴加少量乙醇,充分震荡,发现溶液由橙色变成
绿色。
实验结论: 乙醇具有还原性,重铬酸钾具有氧化性。
实验3-3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 实验步骤:
探究苯酚的性质 试管
苯酚晶体,蒸馏水,5%的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1. 向盛有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震荡试管,发现溶液变浑浊。 2. 向试管中逐滴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并震荡试管,发现溶液变澄清。 3. 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溶液再次变浑浊。
实验结论: 苯酚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加强碱会增大其溶解度,加酸会减小其溶解度。
实验3-4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探究苯酚稀溶液与饱和溴水的反应 试管、胶头滴管
苯酚稀溶液,饱和溴水
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边加边震荡,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
+ 3Br2 =↓+ 3HBr
实验3-5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 实验步骤:
探究乙醛的银镜反应 试管、酒精灯
乙醛,氨水,硝酸银
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银溶液,然后一边振荡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再滴入三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水浴中温热,试管内壁上附着了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 CH3CHO + 2Ag(NH3)2OH
CH3COONH4 + 2Ag↓+ 3NH3 H2O
实验结论:
乙醛具有还原性,Ag(NH3)2OH具有弱氧化性两者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3-6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探究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的反应 试管、酒精灯
乙醛,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制成氢氧化铜,再加入乙醛溶液加热。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 CH3CHO +2Cu(OH)2 CH3COONa + Cu2O↓+ 3H2O 此反应可以发生并生成氧化亚铜
P58资料卡片: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P60科学探究
实验目的: 乙醇,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