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Greenberg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4:01:3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英文原版: http://angli02.kgw.tu-berlin.de/Korean/Artikel02/

Appendix III 基本语序

1:带有名词性主语和宾语的陈述句中,优势语序几乎总是主语处于宾语之前。

2:使用前置词的语言中,领属语几乎总是后置于中心名词,而使用后置词的语言,领属语

几乎总是前置于中心名词。

3:优势语序为VOS的语言,总是使用前置词。

4:采取SOV为常规语序的语言,在远远超过随机频率的多数情况下,使用前置词 5:如果一种语言以SOV为优势语序,并且领属语置于中心名词之后,那么形容词也处于名

词之后。

6:所有以VSO为优势语序的语言,都可以把SVO作为可能的或唯一的一种替换性基本语序。 7:在以SOV为优势语序的语言中,如果没有或仅有OSV为其替换性语序,那么动词所带的

一切状语都处于动词之前。(这就是Ⅲ型的“严格”次类)

句法

8:如果可以根据语调模式区分是非疑问句和其相应的陈述句,那么语调模式中的每一种语

调上的区别性特征表现在句末,而不是句首。

9:在远远超过随机频率的多数情况下,涉及全句的疑问小词或词缀,在前置词语言中居于

句首,在后置词语言中居于句末。

10:疑问小词或词缀如果指向句中某一特定的词,几乎总是跟在这个词的后头。以VSO为优

势语序的语言中不出现这样的小词。

11:只有在疑问词或疑问短语通常居于句首的语言中,才会颠倒陈述的语序,使动词置于主

语之前;只有特殊疑问句的情况如此,是非疑问句才会出现同样的语序颠倒。 12:陈述句中以VSO为优势语序的语言,其特指疑问句中总把疑问词或疑问短语放在句首。

陈述句中以SOV为优势语序的语言,不会有这样的变换。

13:如果名词性宾语总在动词之前,那么从属于主要动词的动词形式也要置于主要动词之前。 14:在条件陈述句中,所有语言都以条件从句处于结论之前为正常语序。

15:除了名词性宾语总是居于动词之前的那些语言之外,表达意愿和目的的从属动词形式总

是置于主要动词之后。

16:以VSO为优势语序的语言中,有屈折变化的助动词总是前置于主要动词。在以SOV为优

势语序的语言中,有屈折变化的助动词总是跟在主要动词之后。

1

17:除了偶然出现的情况外,优势语序为VSO的语言绝大多数是形容词居于名词之后。 18:当描写性形容词前置于名词时,除了偶然出现的情况外,绝大多数情况是指别词和数词

也处于名词之前。

19:当一般规则是描写性形容词后置时,可能会有少数形容词常常前置;但一般规则是描写

性形容词前置时,则不存在例外。

20:当任何一个或者所有的下述成分(指别词、数词、描写性形容词)居于名词之前时,它

们总以这种语序出现。如果它们后置,语序或者依旧,或者完全相反。

21:如果某些或所有副词跟在它们所修饰的形容词后,那么这种语言中的形容词也处于名词

之后,而且以动词前置于名词性宾语为优势语序。

22:在形容词比较结构中,如果唯一的或可能交替的语序之一是基准-标记-形容词的话,

那么这语言是后置词语言。如果唯一的语序是形容词-标记-基准,那么这种语言除了偶然出现的情况外,绝大多数是前置词语言。

23:如果同位结构中专用名词一般前置于普通名词,那么这种语言里的中心名词也前置于从

属它的领属语成分。如果普通名词一般前置于专用名词,那么,从属的领属语成分绝大多数处于它的中心名词之前。

24:如果关系从句前置于名词是唯一的或者是可交替的结构,那么这种语言或使用后置词,

或者形容词前置于名词,也可能二者兼有。

25:如果代词性宾语后置于动词,那么名词性宾语也同样后置。

词法

26:如果一种语言有非连续性的词缀,它总是有前缀或后缀,或者两者兼有。 27:如果一种语言仅有后缀,那么这是使用后置词的;仅有前缀,则是使用前置词的。 28:如果派生后缀和屈折后缀都后置于或都前置于词根,派生词缀总在词根和屈折词缀之间。 29:如果一种语言有屈折变化,那它总有派生现象。

30:如果一种语言里动词有人称-数的范畴或有性的范畴,那么它总有时-式的范畴。 31:如果作主语或作宾语的名词跟动词有性的一致关系,那么形容词跟名词也总有性的一致

关系。

32:只要动词跟名词性主语或宾语有性的一致关系,总也有数的一致关系。

33:如果名词跟动词之间的数的一致关系没有专门表示出来,并且这又跟语序有关,那么此

时动词总是前置的,并且是单数形式。

34:有双数的语言才会有三数。有复数的语言才会有双数。

2

35:复数在所有的语言里都用某种非零形式的语素来表示,而单数在有些语言中仅用零形式

表示。双数和三数几乎从不采取零形式。 36:一种语言如果有性的范畴,它总具有数的范畴。 37:一种语言的性的范畴在非单数中不会比在单数中多。

38:在有格的系统的情况下,唯一用零形式语素表示的是意义上包含了不及物动词主语的格。 39:如果表示数和格的语素一起出现,并且都前置或后置于名词,那么表示数的成分总在名

词词根和表示格的成分之间。

40:当形容词后置于名词时,形容词表示出名词的所有的屈折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名词可

能缺少其中一个范畴或全部范畴的显性标记。

41:如果一种语言里动词后置于名词性主语和宾语是优势语序,那么这种语言几乎都具有格

的系统。

42:所有的语言都有至少包括三种人称和两种数在内的代词范畴。 43:一种语言如果名词有性的范畴,那么在代词方面也有性的范畴。

44: 一种语言如果在第一人称上有性的区别,那么第二或第三人称,或者这两种人称,也总

有性的区别。

45:如果代词的复数有任何性的区别,那么单数也会有某种性的区别。

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

[美]Joseph H.Greenberg 陆丙甫 陆致极译

1.引言

首先,读者要知道本文所提出的结论是尝试性的,由于没有对全球语言作更全面的抽样调查,还不能充分保证这里所断言的大多数普遍现象没有例外。诚如题目所示,我们关注的主要是语素和词序问题,当然绝非仅限于此。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以往的经验已显示了语法的这个专门方面即语序方面的很多规律。本文提出一系列普遍现象,它们大部分是蕴含性的,即它们采取这样的形式:某语言中有现象x,就必然有现象y,若不作出进一步说明,逆命题即有y必有x就不能成立。当这两种现象分别具有“有”“无”两种可能时,四分表 *

*

本文英文题目是: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 ,译自Joseph H.Greenberg主编universals of language,1963,MIT Press, Cambridge.删去了个别无关紧要的段落、句子和三个附录。本文之俄译文刊《Нοвοе в лингвистике》въ?п.5,1970。—编者。

3

上的典型分布是:四组中有一组是零1。就科学方法论而言,这结果无可厚非,理由有二:科学方法手册中描述的最起码的法则恰是这种形式2。其次,那些看来是非蕴含性的语言普遍现象,由于它们被语言的定义性特征所蕴含,因此事实上不言而喻,还是蕴含性的3。

有必要指出第二种普遍现象,即蕴含在语言定义性特征之中的普遍现象,尽管本文通常不作正式阐述,事实上已包含在各种语言在语法方面是可以比较的这一观念之中,这个观念正是本文所作具体阐述的基础。例如,以下这个叙述就含有一系列通常被认为是普遍现象的假设:如果一种语言以“动词-主语-宾语”为陈述句的基本语序,那么从属的领属语总是跟在核心名词后面。这里已经假定:所有的语言都有主谓结构,有词类之分和领属语结构等等。我很清楚,在确定不同结构的语言中的这些现象时,人们使用的基本上是语义标准。很可能会有形式上的相似点,可以用来归并不同语言中的这类现象。寻求这种相似点尽管很重要,但十分艰难。若全力干这项任务,恐怕无法在这类调查的基础上得到具体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具有经验的意义,是非语言学家的主要兴趣所在。况且,给“名词”下的适用于各种语言的定义是否恰当,完全可以依据它所要表达的语义现象的效果来加以验证。例如,假使“名词”的一个形式定义把一种语言中的含有诸如“男孩”、“鼻子”、“房子”那些词项的类同另一种语言中含有“吃”、“喝”、“给”等词项的类等同起来,这样的定义会立刻被排斥,这样作所根据的是语义。事实上,各种语言中处理此类问题时并无多少疑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类判断是十分有效的。譬如说,如果有人对本文所作的某一领属语结构语序类型的安排提出质疑的话,那么,这种安排之所以被接受或排斥的依据还是十分明白的。

本文的许多描写利用了以下30种语言的抽样:欧洲的巴斯克语、塞尔维亚语、威尔士语、挪威语、现代希腊语、意大利语、芬兰语;非洲的约鲁巴语、努比亚语、斯瓦希里语、弗拉尼语、马萨伊语、宋盖语、柏柏尔语;亚洲的土耳其语、希伯莱语、布鲁沙斯基语、印地语、坎纳达语、日语、泰语、緬甸语、马来语;大洋洲的毛利语、洛里查语;美洲印第安的玛雅语、萨波特语、凯楚亚语、奇布查语、瓜拉尼语等。

选择这些抽样主要是出于方便。总的来说,它包含了我过去接触过的或我有适当的语法书可以查对的语言。我的选择有所倾向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力图使发生学和地域性方面的包括面大些。这个抽样用于两个主要目的,首先,任何对这30种语言适用的陈述很可能会具有普遍性,或者至少接近于这样的普遍性。其次,它可以猜测性地提供某些语法特征之间联系的相对频率。当然,这方面并不是十分精确的。某些方面,我的语料大大超出了这30种抽样范围。

本文的主要部分是根据语言的经验事实提出种种普遍现象,尽量少作理论性评述。最后

4

搜索更多关于: Greenberg2 的文档
Greenberg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wbc62cbv66bod04q6z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