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微专题培优练5区域生态环境分析(新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8 6:53: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微专题培优练(五) 区域生态环境分析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6·宜宾模拟)下图为我国植被覆盖率较差的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 A.1-3月 C.7-9月

B.3-5月 D.10-12月

2.实际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的光照条件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大气中云量较少

B.白昼时间长 D.地面温度较高

解析:1.B 2.C 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图中3-5月大于等于8级,风力日数最多,此时间段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降水量又比较少,地表比较干旱,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差,所以该时段扬沙天气出现较多。第2题 ,5月与7月相比,5月气温较低,但是5月降水量比七月少的多,阴雨天气少,晴天多,大气中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所以光照条件好。

(2016·开封模拟)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3~4题。

月份 月均温差值 月份 月均温差值 1 0.13 7 -0.43 2 0.10 8 -0.40 3 0.18 9 -0.20 4 -0.16 10 -0.10 5 -0.13 11 0.11 6 -0.25 12 0.22 3.探究结果表明( )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4.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A.①② C.③④

B.②⑤ D.③⑤

解析:3.D 4.C 第3题,月均温差值为林地气温与裸地气温的差值,由表得知该地冬季林地气温大于裸地气温,应为北半球。7、8月份的月均温较高。将各月份的月均温差值相加,所得结果为负值,这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第4题,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的作用。

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回答5~6题。

5.三江平原湿地形成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①气候冷湿 ②地势低平不利于排水 ③土壤存在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 ④河流较多降水较多 ⑤植被稀少 ⑥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A.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

6.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荒垦殖 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B.气候变化

D.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B.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5.C 6.A 第5题,沼泽地的形成主要从地表大量积水分析,从降水量、蒸发量、河流水、地形影响排水和地表水下渗等方面分析,故与⑤⑥关系不大。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耕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小,所以是过度开垦导致湿地减小。

(2016·秦安模拟)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某地区石漠化随坡度、坡向分布概率统计图。读图,回答7~9题。

7.“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 A. 5°~10° C. 15°~30°

B. 10°~15° D. 35°~40°

8.“极强度”石漠化出现概率最高的坡向在( ) A. 南坡 C. 西南坡

B. 北坡 D. 东北坡

9. 造成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①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②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A. ①③ C. ②③

B. ②④ D. ①④

解析:7.D 8.A 9.B 第7题,读图乙可以看出潜在石漠化的分布坡度。第8题,从甲图中的分布概率区间可以看出最高点在南坡。第9题,注意分析自然原因,联系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2016·肥城模拟)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m×2m×l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貌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11.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D.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解析:10.B 11.C 第10题,结合图示判断,湿地具有净化水中污染物质、涵养水源的能力或采用排除法分析。第11题,若缺少植被该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将减弱,故使出水口的水量增加含沙量增加。

二、综合题(共45分)

12.(2016·潍坊模拟)图1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2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读图1说出贺兰山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8分)

(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6分)

(3)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的主要原因。(4分) (4)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8分)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微专题培优练5区域生态环境分析(新人教版)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wc8478eqc8n6j4879hw6x2111f20r00bg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