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政府主体、居民主体、社区主体 D、公民主体、社区主体、政府主体 答案: A
15、公共场所与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中,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I级)为( )。 A、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B、已经或可能导致2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C、 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5000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D、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答案: A
16、应急预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 )”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把保障公众健康作为首要任务。
A、生命为上、财产第一 B、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C、尽力而行、量力而行 D、维护党和国家形象 答案: B
17、 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应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 )担任。
A、校长 B、教务长 C、班主任
D、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答案: A
18、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的工作原则中,不包括( )。 A、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B、联合指挥、上级负责 C、快速反应、有效处置 D、预防为主、重在防范 答案: B
19、 已有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六个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包括有:组织机构建设、物资供应保障、避险场所建设、( )、处置救援工作、( )。 A、预警形式预告 灾后恢复工作 B、预警能力建设,灾后自救工作 C、预警形式预告,灾后自救工作 D、预警能力建设,灾后恢复工作 答案: C
20、在应对突发事件中,预警处在首要阶段和第一道防线位置。对于非对抗性的突发事件,预警的步骤中不包括( )。 A、信息沟通 B、信息收集与分析
C、危机警报 D、危机监测 答案: A
21、 一份完整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该包括总则、组织体系、( )、应急保障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要就预案的管理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措施。 A、运行机构 B、运行机制 C、运行体制 D、应急组织 答案: B
22、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是我国中央政府的应急管理综合办事机构,其职能中不包括( ) A、值守应急 B、信息汇总 C、事故调查 D、综合协调 答案: C
23、媒体应针对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分类进行报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重大自然灾害,媒体应及时报道,全面告知,深入分析 B、对于事故灾难,媒体应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多做理性分析
C、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保证信息的及时公开和准确权威,做到科普与信息传递并重 D、对于社会安全事件,应及时报道,公开全面,透析深层原因 答案: D
24、我国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报告时限不超过( )。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答案: D
25、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承担事件处置主体责任的人民政府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
B、限制提取存款、资金转移,暂停部分银行业务,暂停股市交易等 C、迅速消除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标明危害区域,维持社会治安 D、立即抢修被损坏的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群众提供生活保障 答案: B
26、以下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的是( )。 A、突发性 B、不可预见性 C、进程缓 D、影响广 答案: C
27、媒体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属地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