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旋律
教学内容:运动的旋律 教学准备:光盘、音乐课本。 教学目标:
1.能感受其运动的旋律
的律动,能够随音乐演唱、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2.通过亲身体验运动的快乐,加深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奖励健康小礼物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放VCD《健康歌》)
1、刚才,我请同学们和老师共同欣赏了我带给大家的礼物:一段《健康歌》,并且做了做热身运动,大家感觉怎么样?
2、范小萱的这首健康歌大家都会唱,为了健康人人都需要运动,那么现在我们做一下设想,如果没有音乐的辅助,我们跳起来的感受及状态有什么不同吗?(请几位同学谈谈) 小结:学生体会、教师补充。
二、 运动的旋律:
1、说起运动,同学们可能都知道、也喜欢一些运动。你们说说:你们都喜欢一些什么运动?现在请大家再想想,有哪些运动项目是必须要有音乐伴奏的?(采用聊天式谈话,让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都说的很好,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四种运动项目的 图片,请大家思考,他们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刚才大家欣赏了四个运动图片,通过讨论对他们的音乐特点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做一道连线题。并说说你们选择这项音乐的理由?
4、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健美操的青春活力,请同学到前面跳健美操为我们表演?音乐没有停,为什么不跳了?
5、学生讨论、谈一谈、为什么不跳了?《梁祝》比较适合于什么运动项目? 6、讨论一下为运动选择音乐应注意什么?
6
小结:学生体会、教师补充。
7、听音乐表演:听完音乐以后请用动作表现出相应的运动项目。 A飞吧!足球 C拉德斯基进行曲 B春之声圆舞曲 D月光奏鸣曲
三、五环旗下的音符:
1、刚才我们欣赏、了解的都是运动中的旋律,那么在请你们想想在运动场上,例如奥运会上(2008年奥运会在哪开?)会出现哪些带有音乐的场景。
2、下面老师放两首你们熟悉的曲子,请你对这两首乐曲进行对比,说说感受。
3、那我们在来设想一下,在我们的运动会赛场上会有哪些场景需要音乐呢?(学生讨论)
四、 设计运动会场景:出示四个运动会的场景 A开幕式 B运动员入场式 C拉拉队 D颁奖典礼
找学生进行表演,随着音乐进行。(让学生们讲解场景,讨论用什么样的音乐,不要用固定的一首音乐套住学生的思维,只要觉得合适的都行。)
五、总结: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补充。
7
雪绒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2、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达到能感知音乐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为难点。 三、教具:电子琴或钢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亲密的接触——导课:
学生进入课堂,放音乐《雪绒花》。上课师生问好,打出雪绒花图片,问这是什么花?“雪绒花”(导课以简单形象为主)那么今节课咱们要欣赏的歌曲就是《雪绒花》。
2、多彩的旋律——学习歌曲
放录音,学生欣赏。体会一下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欣赏完后)引导:同学门看一下,这首歌的名字虽然是——《雪绒花》。但是他是借用“花”来赞美——“祖国”(学生答)。那么,歌曲的情绪是什么呢? ⑴、情绪:亲切的,赞美的,充满深情的。
放录音,学生欣赏。学生用上述情绪来轻轻哼唱歌曲,进一步体会歌曲的节奏特点。
⑵、节奏:舒缓的、舒展的。
老师弹伴奏范唱,通过展示两乐段的力度变化引导学生回答。(老师要深入的进行范唱示范,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⑶、力度是:弱与强的对比。
⑷引导:同学们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拍。那么 , 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弱
好了,下面咱们来做一个练习——“拍一下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规则:强拍拍手,两个弱拍拍肩膀。并且通过两个弱拍拍腿交换进行。 练习:拍手清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⑸引导: 拍子我们该怎样指挥呢?同学门看一下它的指挥图示。
8
(课本)咱们在指挥时可以划一个三角符号来表示——老师示范后学生练习。 练习:指挥清唱歌曲。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二组指挥。然后再交换进行。
⑹老师弹伴奏,学生拍手或指挥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
(7)通过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强拍两个同学双手击掌,弱拍各自拍手或拍腿交换进行,以达到培养学生乐感的目的。 (8)集中教唱英文。
五、意境的感受——练习歌曲
引导:通过展示两种不同意境下的图片,(上校在家时演唱的与上校一家逃离时唱的)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情绪进行演唱。(根据情况加入拍手和指挥,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
注:上述练习就是让学生去体会电影插曲的意境,使学生能体会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情景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老师引导进行。 六、情景的感受——艺术再现,二次创作。
1、引导:同学门看一下,这首歌曲是哪部音乐剧的选曲?——《音乐之声》。那么,这部音乐剧后来改编成了电影。同学门想不想知道电影的概况呢?——“想”。
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来讲述电影的概况,并且放录音,用一 之二遍讲述完。 2、“实践与创造”第五题,老师先引导学生分成三组——表演、乐器(老师提供打击乐器或用自己自制的乐器)、舞蹈。然后分别让他们任选《西游记》当中的一人作为对象,分别用上述不同的形式再现人物的形象。然后再请同学们分别表演。(在学生练习中,老师要分别给予指导) 七、美好的回忆——课堂总结 1、阐述授课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3、集体演唱歌曲结束本节课。
9
声音的表现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声音表现设计活动,并通过在操场的现场感受、图、文的提示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2、能正确地选用声音材料,体验不同声音材料所发出的不同音响效果。 3、能主动参与集体设计活动,体验与他人和作表演的快乐。 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教学难点:
时间调控,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体育委员集队、检查人数。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情感享受。情绪有多种多样的表达,高兴时唱唱快乐的歌曲,吹吹口哨;悲伤时听听舒缓的音乐,都能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美的享受。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绿茵操场去感受一个《小球迷“神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体验“神猴”的快乐与悲伤,并用不同的声音材料来展示故事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情感。
三、推选“神猴”队员4名,“幼狮”队员4名。
四、全班学唱《球迷歌》、《飞吧,足球》、《生命的奖杯》。 五、学生观看“幼狮”队与“神猴”队的比赛 六、图、文、现场感受与音乐的联想(创作)
1、出示图《第一次比赛》——“幼狮”队与“神猴”队的比赛 问:“幼狮”给了“神猴”一个下马威,“神猴”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出示声音材料,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选择。 2、出示图《球迷歌》
比赛继续进行,场外有球迷歌声。(球迷唱《球迷歌》) 请同学设想比赛场面,说一说“神猴”的心情。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