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 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表
13
图1-6 山东省第四纪活动断裂分布图
14
活动断裂的展布方向为NNE向,NE向和NW向活动断裂为一组共轭断裂,其活动受NNE向主活动断裂的影响,往往构成地应力释放的发震构造,成为地震多发地带。沂沭断裂带以西以NW向活动断裂为主,其东以NE向为主,个别为其它方向。
断裂构造新活动的特征和标志主要表现在断裂切割或控制新近纪以来的建造。山脉错脊和三角形断层崖、地震、地热现象也是断裂新活动的较直接或间接标志。
断裂的新活动对第四纪盆地控制明显,山东省较大的盆地如华北坳陷内的盆地、渤海湾盆地、北黄海及南黄海北部盆地,这些盆地多为新构造运动期的坳陷盆地。山间小盆地则规模较小,多沿断裂控制的现代水系发育,第四系堆积厚度不一。沂沭断裂带内的苏村盆地和临沂盆地第四系厚度8cm~15cm;石埠和莒县盆地厚20cm~30cm;南部板泉盆地厚达140cm~170cm; 郯城盆地厚40 cm~90cm。带内盆地地下水位埋深一般3m~6m。鲁西地块上五井断裂活动相关的沂源盆地第四系厚度达15m;临朐盆地90m;但昌乐盆地由于中新世玄武岩广布,第四系厚度5m~20m;大汶口盆地第四系厚度20m;肥城盆地30m;莱芜盆地10m~20m。这些构造盆地的第四系建造厚度差异是新构造运动强度差异的反映。
15
第二章 日照海岸现代沉积考察
第一节 无障壁海岸现代沉积
一、沉积环境划分
由东南营至涛雒河口的潮间地带,沿岸砂堤向海延伸,当退潮时主要显现沙质海滩沉积。潮水受多种因素影响,属不正规半日潮,一天中有两次高潮和低潮,且相邻潮高不等,出现高潮、次高潮、低潮、次低潮。在海岸沙丘向海方向,可观察到两条高低不同的,由贝壳杂物组成的涨潮线,两者高差达0.5一lm。由此,日照沙质海岸的亚相划分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出现一个后滨一前滨的过渡带,我们称之为潮滨带(图2—1)。
由前滨向海的方向依次为近滨、过渡带和滨外带。
图2—1 日照沙质海岸沉积环境划分示意图
由石臼港向南,小冲子至付瞳河一带为低能粉砂质海岸环境,这里受码头及付瞳河南侧天然堤的阻挡,使该处没有强烈海浪作用,类似一个浅水的海湾,潮间海滩十分开阔平坦,沉积物以粉砂、暗色淤泥组份较多,部分地区发育大量潮沟,潮渠曲折蜿蜒,类似小型曲流河。
二、沉积物及构造特征
1.岩矿特征:石英含量相对较低,而长石含量和岩屑含量较高,碎屑、重矿物富集,这是由于基岩为花岗岩所致。
2.粒度分布特征:概率曲线图显示跳跃总体发育,分选和磨圆相对较好。
3.生物学特征:沉积物中含数量不等的各门类海相生物及其碎片,在涨潮线附近见介壳层,形成水位痕,物质介壳具碎屑、磨损现象,主要底栖生物的贝壳种类包括螺、牡蛎、蛤、蚶、贻等。
16
4.垂向层序:在高潮线、次高潮线之间建立的剖面上,发现这里的砂砾碎屑由下向上是一个个由粗变细的正韵律,每个韵律7—10cm,总体来看,由这些韵律组成的剖面向上是变细的,反映了一种海平面逐渐上升,也就是海侵的过程。
5.沉积构造特征:日照沙质海岸发育各种各样的沉积构造,典型的如水位痕、细流痕、气泡沙、障碍痕、生物活动痕迹及各种复杂的流水波痕,风成波痕及干涉波痕,这里着重描述其特殊的及普遍发育的沉积构造。
(1).气泡沙
在高潮线与次高潮线附近的海滩表面,常常发现大量的圆形或椭圆形孔洞,直径1mm到十几个mm,脚踏在这些沙粒上面尤其觉得松软,这就是气泡沙。金德利(1936)和埃默里(1945)对此作过研究。金德利的注意是由以下事实所引起的,在高潮带的沙比海滩其它任何部分的沙都松软得多。他推断,这种松沙是在冲流水首次覆盖先前的干沙时由于空气被逐出形成的。排气的过程本身就会形成疏松的粒状小沙团,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空气被包裹和存留于海滩中小斑块内,使沙形成蜂窝状构造。默埃里对这种多孔沙的特征作过详细研究,他发现气室可顺层面拉长使其形状从原来的球状变为近椭圆状。气泡的直径为沙粒直径的若干倍。通常发育在20—30cm厚的沙层中。其中一个例子是沙中气室的体积占原始沙体体积的36%,它与原始沙的24%微细孔隙一起给出了50%的总体积孔隙。疏松多孔的沙,在中等粒级沙中发育最好,通常在极细的或极粗的沙中则不多。这种孔状沙在面向大海的海滩上,不如在受掩护的湾内海滩上发育的好。湖滩上没有或很少有多孔沙,显然是由于这里缺乏潮汐引起的水面变化,而在它们形成过程中,这一点正是很重要的,但是多孔沙(气泡沙)并不是必定与海滩有关,只是在潮汐沙坝上非常普遍。Palmer(1928)和Emerg(194车)认为,气泡沙的孔洞直径2—10mm,深2—4cm,类似于跳虫挖掘的洞。这些孔洞是从海滩向上逸出的气流造成的,当冲流水覆盖海滩时,就从孔洞中向上冒泡从而形成这些洞穴。
图2-2 气泡沙
(2)细流痕
细流痕通常是在低潮或暴风浪后从滩面渗出的水而形成的。水从海滩渗出,汇聚成小细流,再联合成较大的细流,沿着自然表面斜坡向海方向扩展,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微型的树枝状、分叉状或齿状小水系,不过,在低潮出露沙坎的向岸侧或者在向岸倾斜的滩肩上,有时也见到这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