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施工降水方案6826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20:03: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 3 4 5 6 8 9 铲车 汽车吊 泥浆清运车 运输卡车 活动营房 ZL-30 QY-8 CA-141 2.4×柴油动力 8吨 6方 5吨 徐工 徐州 一汽 自制 沈阳 洛阳 辆 辆 台 辆 个 台 台 1 1 2 1 1 4 3 6.0m 电焊机 空压机 6.3 施工用电计划

本工程主要用电负荷有:钻机施工(包括钻机用电焊及照明)、潜水泵抽水、电缆排水系统敷设施工、生活用电等,配电系统均设三级配电,即总配电箱(室)、分配电箱、开关箱;配电系统应符合安全用电规程等有关规定。

本工程用电量见下表

水泵用施工部位 电 预计降水 440 60 500KW 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购买 (照明) 电焊机 用电合计 电缆数量 BX-300 22kw 6/7 第七章、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

7.1施工降水方案概况 施工降水采用深井管井降水,井孔冲击钻成孔,间距25m,孔径500mm,井深为13m。 井管由多节无纱管组成,直径500mm,每节长度1m。井管吊放好后沿井管周围均匀投放滤料,滤料为直径8~10mm的碎石,滤料填至井口下1m左右时用粘性土填实夯平。 7.2基坑涌水量计算 7.2.1参数选择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规定,采用条形基坑完整井出水量计算公式: Q?LK(2H?S)S1.366k(2H?S)S ?BRlgR?lg2式中:Q—基坑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k=20.0m/d; L-基坑长度,L=163m, B-基坑宽度,B=112m; H-含水层厚度,H=17.7m; S-静止水位至基坑底的距离,S=9.5m; R-影响半径,R?2SkH; 由于基坑类型类似于完整井,坑底位于含水层内,基坑涌水量按1.5系数考虑: 2.2.3受降水漏斗影响高差计算

本工程降水井形成井点系统,考虑群井效应的有利影响(各个单井水位降落漏斗彼此发生干扰,产生群井效应,单井涌水量比计算的要小,但总的水位降低值大于单井抽水时的水位降低值),将两个降水井之间的中心点处视为水位最高点,计算受降水漏斗影响的降水高差。 由于降水漏斗的降落曲线以降水井为中心向外扩散,与降水井对比处于等半径位置时降落曲线高程一致。△h=I×L1=1.2m I—水力坡度,一般取0.1。 L1—井管壁至基坑或相邻两井间中点的水平距离(m)。 即降水时的水位最高处比降水井处水位高1.2m,要求降水深度≥基坑深度+△h。实际布设降水井深度均满足要求。 2.3降水井计算 1、单井理论出水量计算 3q(m/d)按下述管井经验公式计算: 单井的出水量q?120?rwL3k; rw—单井滤管半径(m),本工程井管直径0.3m,rw=0.15m; L—滤管长度(m),进水长度为10m或7.5m; 2、水泵选择 根据基坑涌水量、单井出水量的计算结果及设计降深,选用QS40-32型潜水泵。水泵流量40m/h,扬程32m,电机功率5.5kW,日抽水量为40×24=960m3/d。抽水过程中,每井一台水泵,带吸水铸铁管或胶管,配上一个控制井内水位的自动开关,在井口安装75mm阀门以便调节流量的大小,阀门用夹板固定,井点系统预留6~8台水泵备用。 3、降水井数量计算 n?1.1?Qq; 3Q—基坑总涌水量; q—单井出水量,由于管井理论出水量高于水泵出水量,以水泵出水量为准计算。 为保证降水效果,实际设置30口。 考虑群井效应及降水漏斗影响,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和津南地区降水施工经验,深基坑降水井间距一般不超过25m,综合本工程特点及现场、周边环境条件,原则上降水井沿基坑两侧对称布置(见附图降水井施工图)。基坑两端在超出至少3m位置布设降水井,使整个降水井系统形成封闭,满足降水要求。由于明挖段基坑边线外施工工作面1.5m,同时降水井成孔会对土体造成扰动,为确保施工的安全,防止被扰动土体坍塌,降水井边距离挖孔桩边距离需0.5m,加上降水井本身直径0.6m,降水井井位距离基坑边线≥2.3m,如场地条件允许,降水井尽量靠近施工围挡布设,减少对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影响。同时降水井的布设还必须考虑门式起重机的走行和地下管线的走向,如降水井位置测放出来后与地下管线和门式起重机的走行线重合,则调整降水井的井孔位置。 潜水泵通过排水管将水直接排在沉砂池中,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雨 水管道。 2.4观测井布置 为确保降水施工的顺利进行,设置观测井对降水效果进行观测,确定实际的土层渗透系数。 共设置两个观测井,第一孔与13#降水井的间距为15m,第二孔与第一孔的间距为20m,最后观测孔与主井间距为35m,满足要求。 2.5地面沉降 场地地下水主要存在与沙土层中,降水后地面有一定量的沉降,由于砂土层较深,所以降水后含水层产生的沉降不是很大,按经验地面最终沉降量为2-4cm。降水深度应满足图纸要求,不得超降,不降,即在结构抗浮措施未发挥作用前降水井保持连续工作,并且加强观测监控,依照反馈数据及时调整降水措施。 2.6其他降排水施工措施 沿主体结构基坑的上部,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当由于下雨等原因造成基坑表面积水时,应加大降水力度,确保满足基坑开挖要求,并在基坑内采用挖排水沟、集水井的方法积水,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 2.7技术要求 基坑工程施工降水的要求很高,如果不把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底以下是无法保证安全和正常施工的,控制不当会造成基底土体隆起、围护结构整体倾覆及地面沉陷等严重后果。施工降水必须要满足建筑工程基坑技术规范要求。 1、降水应使地下水位保持在基底以下0.5m。停止降水时,必须验算涌水量和结构的抗浮稳定性。当不能满足要求时,不得停泵;应在基坑回填土至原水位以上时方可停泵;

搜索更多关于: 施工降水方案68267 的文档
施工降水方案6826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wjaa3qtxc7g2499ip734mu7526k9200fsa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