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习作,要求我们写一篇有关“大自然中的启示” ?首先我们了解这次习作的要求:选择对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的进行观察发现,把观察发现中的活动经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写出来。这次作文要求表现出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思想感情及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风貌。写作思路提示:?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教会我们怎样生活;教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如果你细心地思考一下,你获得许多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从动物身上的启示所发明的:人们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了拱形桥;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了飞机,从植物身上的启示所发明的:从茅草划破手指,发明了锯;月圆月缺这种自然现象,常常代表亲友的团聚、离散;蚂蚁和蚜虫,表现出为生存而合作互助;从蜜蜂身上我们也可看到团结、分工的精神…..以上这些启示数不胜数。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一定会发现大自然众多的秘密。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本次习作有两个要领和需要注意的环节:?一、它和我们写状物文章略有不同。状物文章一般具备物品的外观(形)和用途(习性),再加上能托物言志即可。但本次习作不但要写动、植物的外形、自然现象等表象东西,更重要要把发现的本质特征——例如:原因、原理、性质、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写出来。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二、结尾要把自己受到的启示写出来,也就是把分析研究后的结论、观察发现后的见解写出来。也可以写出观察活动后心得体会。?三、注意写作顺序:有两种顺序供参考:?1. 按照以观察——发现——启示为重点线索来写;?2. 按照由果转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写。即:先说明什麽给了我启示,在讲述怎麽给了启示的过程。 那时我家已有九口人——父母带着七个儿女。那时最困难的是家里从生产队分的粮食少,因为生产队实行的是“按劳分配”政策,即按劳动工分的多少分配粮食。我们队地处偏僻山村,山多田少,平均每人只有三分田,而且都是山冲里的“干鱼脑壳”,粮食产量很低。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向国家交点公粮,由此可知生产队的粮仓里的情景。即使是那些劳力充足的农户,每年也只能“半干半稀”,何况我家只靠父亲一人挣工分,分得的粮食自然就不那么理想了。cmp冠军体育网址 egexym.cn 父亲有句口头禅叫“锄头口上出黄金”,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为了多种蔬菜,父亲炼成了见缝插针、遍地开花的种菜高手,如:屋前屋后,田埂上,田勘上,山坡上,山坨里,路边、塘边、河边、水沟边等等都可见到父亲种的绿油油的蔬菜。春夏季节少不了黄瓜、茄子、豆角、丝瓜、西葫芦、南瓜、冬瓜、西红柿、辣椒、蕰菜、苋菜等等,这些蔬菜在父亲挖土、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治虫等的辛勤伺候下,特别善解人意,它们争相比赛感恩回报主人,互竞芬芳大献殷勤。秋冬季节少不了大种萝卜、灰萝卜、芥兰头、白菜、黄泥白、上海青、芥菜、莴笋、油麦菜、包心菜等等,它们热情地为我们提供热能和营养,帮我们战胜寒冬。父亲种的蔬菜不仅天天保障供应,而且桌子上常常有几大钵子的绿色生态蔬菜开胃助餐。父亲经常叮嘱母亲要煮一大锅子,给每人装一瓦钵子,让我们当饭吃饱,说我们正在长身体。那时吃的蔬菜,虽然见不到多少个油星子,但比吃现在的鸡鸭鱼肉的韵味激情要高几十倍呢!父亲凭着他一把锄头,开山碎石,铲草挖树,扎扎实实地把毛主席“主粮不足,便以瓜菜代”的号召,变成了灿烂的现实,让我家的苦日子过得饱满芬芳。到了21世纪,城里人大开土菜馆,生意爆棚,我想这些老板应该是过过“苦日子”的吧?但他们用油浸出来的土菜,芬芳的土菜味被油糊住了,那里还是他们放肆宣扬的“原汁原味”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