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五章补考测试题
一 单选题
(第四章)1.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剩余价值 2.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3.资本有机构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
A. c∶v B. m∶v C. c+v D. m/(c+v)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5.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 ) A.m:v B.v:m C.m:(c+V) D.(c+v):m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7.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 ) 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8.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
A 具体劳动 B 必要劳动 C 个别劳动 D 剩余劳动 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10.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1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 D.自由、平等与博爱 1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B.三权分立制度 C.国家制度 D.选举制度 13.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机构是 ( )
A.检察机构 B.法院 C.警察机构 D.议院或国会 14.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普选制 D.多党制 1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 1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
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B.商品交换场所的建立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7.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商品供给 D.商品需求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劳动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1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活和生产资料 19.商品生产者要实现更多的收益必须使( )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0.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21.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指( )
A.劳动力供给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B.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C.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D.人口增长超过资本增长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22.用于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23.在商品赊购赊销中,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24.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
25.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2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货币的所有者在流通中购买到( ) A.劳动工具 B.劳动力 C.劳动场所 D.劳动对象 2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价值规律 B.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 2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29.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剩余价值 30.具体劳动 ( )
A.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C.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 31.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第五章)
1.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 3.已购买而尚未使用的生产资料处于资本循环的 (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4.年剩余价值率是 ( )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 C.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可变资本之比
2
D.一年内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预付总资本之比
5、平均利润形成之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现为市场价格围绕( ) A.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平均利润上下波动 C. 价值上下波动 D.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A.I(v+m)>IIc B.I(v+m)=IIc
C.I(c+v+m)=Ic+IIc D.II(c+v+m)=I(v+m)+II(v+m)
7.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8.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是( )
A.不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B.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 C.流动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D.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和 9.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
A.c+v+m B.c+v C.c+m D.v+m 10.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11.股票价格( )
A.和股票面额完全一致 B.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C.和股息成正比,和存款利率成反比 D.和股息成反比,和存款利率成正比 12.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 )
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13.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 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 14.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
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 15.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16.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17.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分析( )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区别 D.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8.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相等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19.构成资本家全部职能资本的是( )
A.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B.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 C.生产资本和借贷资本 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20.股份公司本质上是 ( )
A.资本民主化的形式 B.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 C.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资产者 D.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
3
21.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 )
A.平均利润 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 D.企业利润 22.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
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 23.资本主义经济中,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A.级差地租 B.绝对地租 C.平均利润 D.利息
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 ) A.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 B.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 C.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D.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
25.除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分工,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还有( ) A.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 B.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
C.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 D.存在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商业店员 26.借贷资本是( )
A.与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相同的职能资本 B.与商业资本、银行资本相同的流通资本 C.从职能资本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D.与其他职能资本家获得同样利润的资本形式 2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B.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 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失
28.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 A.第一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总和 29.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下,第二部类产品的总价值应等于( ) A.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B.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C.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D.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 30.股份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工会 31.资本主义社会中绝对地租的源泉来自
A.土地的劳动生产率 B.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土地私有制 32.银行利润的本质是( )
A.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C.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 D.银行收取的服务费 33.公式W?P?W?表示的是产业资本循环的(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34.资本主义生产成本中不应包括( )
A.支付的工资 B.原材料费用 C.固定资本折旧 D.固定资本未折旧部分 35.商业利润的来源是( ) A.商品流通中的贱买贵卖 B.商业店员和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