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用于LL的安装容量最大,有接近120MW。用于LL+EPS和LL+UPS模式的总安装容量有100MW左右。用于新能源领域的不到40MW。用于科研和其他应用的只有一小部分。
截止到2009年初,全球已经建成了超过200个项目,总计超过300MW,2000MWh。其中绝大部分项目在日本,少部分在美国和德国。美国有9MW已经投入运行,另外有10MW的项目由于时间调整推迟6到12个月。2006年,美国第一个兆瓦级的储能项目(1MW)由美国电力公司(AEP)主持完成;2008年,最大规模的风电储能电站(34MW)在日本建成;另外法国留尼汪岛
(1MW)和阿联酋(共50MW)用于负荷平定的项目也在计划建设中。
2002年,美国从NGK公司购买了钠硫电池,在俄亥俄州建成了第一个100kW/500kVA的示范电站。因此AEP获得了几年内以低价格购买钠硫电池的优惠权。2006年,西弗吉尼亚州的查尔斯顿建成了美国第一个兆瓦级的钠硫储能电站。项目中采用的钠硫电池参数如表1所示,额定功率是1MW,峰值功率是1.2MW,能提供的最大能量为7.2MWh,可以为500~600个家庭提供6~7h的电能。电池在夜间用电低谷期充电,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放电。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查尔斯顿周边地区的夏季用电供应。同时将电力设备更新的时间推迟了6~7a。
美国NaS电池项目中的价格组成如图3所示,其中钠硫电池的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45%。
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只用了电池能量(7.2MWh)的83%~90%。在前11个月的运行中,按当地的电费计算,共节约S57000。其中最多的一个月(2006年8月)是S11300,最少的一个月(2006年9月)是S2400。
美国建成的另一个额定功率2MW的公交车天然气补给站储能系统,用于低谷储电、高峰放电,降低220辆公交车燃料补给费用。通过合理的控制,该储能电站每年可节约S246500。
中科院硅酸盐所于2006年与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在国家“七五”到“十五”期间车用小容量钠硫电池研
发的基础上,开发650Ah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目前开发的电池正在模块成组测试过程中反复进行改进,现已建成2MW大容量钠硫单体电池中试生产示范线;2009年9月,10MW储能系统演示成功;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100kW/800kWhNaS储能系统已作为上海世博园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一部分在上海硅酸盐所嘉定南门产业化基地启动运行。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2016年4月,向专门研制钠电池的初创公司Aquion Energy的C轮融资投了3500万美元。而在去年1月,该公司宣布C轮融资金额由3500万美元上调至5500万美元,在增加的2000万美元的股东名单中,位列第一的又是比尔·盖茨。
3 NaS电池储能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
典型储能系统由变电站系统、功率转换系统(PCS,PowerConversionSystem)、储能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ManagementSystem)以及监控系统组成。有3个直流支路的储能系统结构如图4所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