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2《诗经》二首人教部编版复
习巩固九十五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
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
写的是一种想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对 《蒹葭》 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 8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这一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
怅的情感。
C、每个诗节的前半部分是写景,后半部分是抒情,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浑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
的优美意境。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
不舍的追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句就出于此。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个诗节的首句,分别写出了芦苇不同的状态:苍苍、萋萋、繁密。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
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上。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寤寐 ______ ______ 溯洄______ ______ 坻 ______ 荇 菜______ 【答案】:
2 / 8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按要求默写
①______,在河之洲。 ②______,君子好逑。
③《关雎》中“______,______”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现主人公苦苦思慕采荇菜之女,而又不可得的那种忧伤苦闷的强烈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
3 / 8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名句默写
①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②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③______________,左右流之。 ④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⑥______________,道阻且长。 ⑦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沚。
⑧《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口头语。 ⑨《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 ⑩《蒹葭》中描写露浓霜重的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