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4.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6:55: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C.着眼于消除“三大差别”,缩小贫富差距 D.更快发展,率先发展

解析 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只着眼于GDP的增长,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奋起直追,A错误,B正确。C、D说法不符合实际。 答案 B

考点二 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

识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与客观要求,理解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举措,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突出“三农”的重要地位。 【知识梳理】 1.科学发展观

(1)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地位: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②措施: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①地位: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②措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①地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②措施: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①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②措施: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重点突破】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1)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2)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3)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

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抓住了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体现了过去发展、现在发展和未来发展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由“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经济增长强调财富“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强调经济“质”的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符合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一般规律,更关系到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高考在考查科学发展观时经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科学发展观含义的具体内容,比较简单,考生只要熟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即可。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近几年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2013年高考中考查的可能性非常大。从命题形式上看,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的可能性很大;从考查方式上看,可能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低碳经济、节能环保等热点结合起来。

命题角度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典例1】(2011·课标,15,4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打电话、看电视等。“十二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我国之所以重

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因为( )。 A.它利润高,发展快 B.它是基础性产业 C.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它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

解析 此题强调信息技术这一重要的科技力量被列为我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的原因。A、C两项均不是其真正原因;B项表述错误,农业才是基础性产业;D项正确表达了信息技术这一科技力量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正是我国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原因,故选D。 答案 D

【典例2】(2011·北京文综,35,4分)二十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7.1% 41.3% 31.6% 15.1% 45.9% 39.0% 10. 2% 46.8% 43.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论出我国( )。

①农业总产值逐渐减少 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提高 ③劳动者对服务业技能培训的需求上升 ④劳务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该题考查学生对产业结构变化的认识。根据图表数字信息的变化可知,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优化,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①表述错误;②不反映材料内容;③④表述正确且符合材料内容。故选D。 答案 D 对应训练

【训练1】2011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

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动力,激发创新活力。这有利于( )。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②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综合国力 ③引领社会发展,推动时代进步 ④健全分配制度,合理配置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 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故③不选;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 C

【训练2】(2011·福建文综,39(3),12分)

材料一 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 051公里,约占全国的1/6,居全国第二。“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福建省海洋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31∶16.7∶52.3转变为2010年的9.53∶41.15∶49.32,但与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相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 材料二

2003~2010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及占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

请分析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2分)

解析 此题应分两小问进行解答:第一小问答反映的经济信息;第二小问谈谈如何促进福建省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一小问既要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

201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4.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wmew77la11xu1x81dzc4m0xd0pwbf00nj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