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48分)
1. (3分)按要求写字。
军 根 敌 扫 团 圆 坡 带 装 1 左右结构的字:________ 2 上下结构的字:________ 3 全包围结构的字:________
2. (6分)读一读,把下列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zh________ 州
________ǒng 涌
________ēng 峰
s________ 耸
l________ 陆
________óng 浓
3. (8分)比一比,再组词。
绕________ 缓________ 锦________ 直________ 饶________ 暖________ 绵________ 置________ 4. (12分)补充词语 波光________ ________ 山川________ ________
风雨________ ________ 随风________ ________
三________五________ 日月________ ________
5. (4分)开卷有益,文中有情
身在异乡的季羡林食不下咽、________(qǐn bù ān xí),这是思念的愁苦;
________(bǎo jīng fēng shuāng)的老人对海鸥悉心的照料,这是无私的付出;垂暮之年的嘎羧,回到曾经________(yù xuè bó shā)的战场,这是英雄的抉择;伯牙遇子期,知音传佳话,这是让后人________(jīn jīn lè dào)的故事。
6. (12分)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1)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五年级的学生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
(2)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旁观者清”。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在《________》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3)和平阳光普照下的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今天:“风声雨声读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天下兴亡,________”。
第 1 页 共 6 页
7. (3分)根据情境写歇后语、格言、谚语。
①市里要举行小学生作文比赛,我对自己没有太大的信心,不敢报名。班主任老师劝导我:“‘________。’错过了这次机会,你会后悔莫及的!”(谚语)
②一位奥运会冠军得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他每次参赛前都相信自己在比赛中一定能取胜。“________。”自信对取得成功来说太重要了。(名言警句)
③有一个流浪汉,败光了所有的家产,到了老年,已经是一无所有,他才后悔莫及,特别希望时光倒流,再有一次青春。可是,“________”。他的希望又怎么能成为现实呢?(名言警句)
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8分)
8. (1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和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带着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我说:“妈,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要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母亲年龄大了,双腿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③横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___________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我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年轻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第①自然段的“年近花甲”,“花甲”指的大约是________岁。
(2)第②自然段中划线词“家长里短”中“里短”指________。这个词语在短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将第③自然段补充完整。
(4)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我的心灵震颤起来”,“我”震颤的原因是:________。 (5)文章中写了不同时间的两次牵手,你能概括一下吗? 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
第 2 页 共 6 页
9. (27分)阅读课内语段《烟台的海》,完成练习。
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海面上拖着长长的倒影,每一次的海边日出都使人如痴如醉。晚上,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走出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阻拦:反义词——________ 近义词——________ 恬静:反义词——________ 近义词——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前赴后继——________。 ②锲而不舍——________。
(3)冬天烟台海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夏天烟台海的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从文中水平如镜、浮出、拖着________和________等词语可以感受到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4)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中“扑”字的细微差别。 (5)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6)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 3 页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