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系统的设计
李代云1,张兴杰2
【摘 要】针对当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GIS开发技术,从系统的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功能设计与实现等方面,阐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简要介绍系统在四川省某市确权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该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土地权属争端,提高确权工作的效率。 【期刊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2)003 【总页数】7
【关键词】GIS;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系统;确权发证
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要求:“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
随着地方各市、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工作的逐步展开,基于确权外业的调查成果,建立符合地方县、市实际情况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的建库和管理工作,建立图、数一体化的综合性业务管理平台,与县市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对接,能够有效地提高县市相关国土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1 系统目标
按照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采用SOA、Internet、GIS技术,为省、市、县级土地主管部门研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解决数据采集建库、数据管理、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及数据安全等问题,是一个图、数一体化的综合性土地确权业务管理平台。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总体架构
系统的总体框架划分为5层,如图1所示。
1)设施层:为系统平台运行提供网络环境和硬件环境支持;
2)数据层:为整个平台提供相关的数据服务,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监管数据库等;
3)服务层:为平台提供数据管理及应用服务,包括认证服务、OGC(WMS、WFS、WCS)服务、目录服务、地图服务等;
4)应用层:为系统应用平台,包括土地承包管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子系统; 5)用户层:平台所面向的用户,包括省厅、各地市(州)、县级农业部门和外部用户。
2.2 体系架构
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信息服务平台的SOA技术、云计算技术建立与国家级节点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为相关政府部门快捷高效地做出宏观决策提供服务,为专业的研究等提供便捷信息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的动态信息。市、县级节点采用数据体系建设中的基于SOA服务的数据交换、数据汇交等服务建立市、县级节点的数据服务应用系统。
市级节点为省级服务平台提供数据资源服务;县级节点为市级节点提供数据资源服务,四级节点之间数据采用实时动态更新机制,保持四级节点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信息服务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根据信息化的概念设计模式,每级信息服务节点从逻辑上划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层、信息服务平台层和信息应用服务层等4个虚拟层次。国家级、省级节点4个层次齐备。市、县级节点相对简单,只设有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层2个层次。各级节点的逻辑结构如图3所示。
3 数据库设计
3.1 数据库建设内容
土地确权管理信息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库、土地专题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监管数据库。监管数据是以前面三类数据为基础数据,主要用于相关国土资源部门做出领导、宏观决策、规划等。
土地确权管理信息数据库是基于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面向土地确权综合管理和监管服务目标,集成管理人地等各种数据的数据集。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3.2 数据库建库技术和模式
土地确权管理信息数据库数据类型主要分为属性数据、矢量数据、影像数据等。各种数据的类型不一样,因而存储模式不同,相应建库技术和模式也各不相同。 矢量数据和影像数据建库技术:空间矢量数据和影像数据保存在Oracle数据库中, 数据建库采用GIS软件平台完成,对矢量数据和影像数据进行一定处理后进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管理信息数据库,如图4所示。
数据格式转换:数据库涉及的数据种类繁多,数据格式并不统一,因此,数据入库可以通过数据格式转换的相关工作,在不改变原有应用系统的前提下,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