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B
解析 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大于乙、丙能量之和,因为自身呼吸作用还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据图可知,能量在流动中是逐级递减的;乙营养级的个体数量不一定多于丙的个体数量,数量金字塔有倒臵现象;一定范围内,若乙的数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多。 题组二 能量流动计算中的综合考查
3.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答案 C
解析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A1表示呼吸作用消耗,B1表示未被利用,C1表示流向分解者,而D1=A2+B2+C2+D2,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A正确;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D1/W1,B正确;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D1=(A2+B2+C2+D2),C错误;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表示沿着食物链向高营养级传递,而不能倒过来流动;逐级递减表示前一营养级生物所包含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营养级生物,D正确。
4.如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现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注:图乙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c、c1分别是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c+d+e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和d(b1和d1、b2和d2)之一可代表粪便、遗体残骸等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应包含在b或d中。 题组三 能量流动图解规范审答案例 典例精做——全面审题 精准答题
5.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 kJ/(m2·y),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_______,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________,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为了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保护措施,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问题导练——启迪思维 优化审答
(1)图甲A、B、D中的部分能量均流向食物链外的生物C。 审 (2)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甲图中E1的去向为流入下个营养↓ 级和流向分解者。 提 (3)由于第二营养级存在有机物输入,故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6+2)×103 kJ。 取 (4)本题的关键词是“决定”,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关键性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信 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息 (5)图乙B点时,采取保护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物种不灭绝而为其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析 (1)由上述可推断出生物C一定为分解者。 ↓ (2)由上述可得出E1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即储存在生物体内有机解 物中的能量。 读 (3)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所获信 得的能量越少,所以为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的升高,人为输息 入的有机物应该增加。 (4)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8×103 kJ,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3×103 kJ,所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6.7%。 (5)为保护该物种不至于被灭绝,在B点应采取易地保护的措施。
规范答案 (1)分解者 储存在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 (2)增加 16.7% (3)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易地
1.能量流动的最值计算规律
(1)在食物链中: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则:
(2)在食物网中
①在能量分配比例未知时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最多(或最少)的能量计算
? 知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选最长食物链?获能量最少按×10%计算
?选最短食物链?
获能量最多?
??按×20%计算
?????
?
知高营养级求低营养级?选最短食物链
?需最少能量按÷20%计算
?????
??选最长食物链
需最多能量?
?10%计算?按÷
②在能量分配比例和能量传递效率已知时的能量计算
对于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计算,先根据题意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并根据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按照从不同食物链获得的比例分别进行计算,再将各条食物链中的值相加即可。 2.利用“拼图法”解决能量的流动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1),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1+C1+D1)。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植物体中的能量(B1)、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1)。如下图
所示:
说明:
(1)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即W1。将图中第三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D2“拼回”第二营养级,则A2+B2+C2+D2刚好等于D1,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再将D1“拼回”第一营养级,则A1+B1+C1+D1刚好等于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W1。可见,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总能量都来自W1,所有生物总能量之和都小于W1 (呼吸作用消耗的缘故)。
(2)能量传递效率不会是100%。从上图可以看出,由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D1/W1×100%,一般情况下,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
知识网络 答题语句
网络构建
要语强记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是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4.太阳能经过生产者的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在食物链中以化学能的形式流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 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约为10%~20%。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