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盐差能发电的研究报告
前言:当今时代能源紧缺,海洋能的开发是当下的热点。海洋能不仅包括我们熟知的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温差能等可再生能源,还有我们不太熟悉的盐差能。现阶段,潮汐能的开发已初具规模,部分国家已经有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潮汐发电站,如法国的朗斯电站。而对于盐差能这种我们不太熟悉的能源,目前人们对它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对此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了一番研究。
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是以化学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主要存在于河海交接处。同时,淡水丰富地区的盐湖和地下盐矿也可以利用盐差能。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密度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大海与陆地河口交界水域的盐度差所潜藏的巨大能量一直是科学家的理想。
在淡水与海水之间有着很大的渗透压力差,一般海水含盐度为3.5%,其和河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有相当于240m水头差的能量密度,从理论上讲,如果这个压力差能利用起来,从河流流入海中的每立方英尺的淡水可发0.65kw·h的电。一条流量为1m3/S的河流的发电输出功率可达2340kw。从原理上来说,这种水位差可以利用半透膜在盐水和淡水交接处实现。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盐度不降低的话,产生的渗透压力足可以将盐水水面提高240m,利用这一水位差就可以直接由水轮发电机提取能量。如果用很有效的装置来提取世界上所有河流的这种能量,那么可以获得约2.6TW的电力。更引人注目的是盐矿藏
的潜力。在死海,淡水与咸水间的渗透压力相当于5000m的水头,而盐穹中的大量干盐拥有更密集的能量。(引自百科)
在此,笔者做了一番思考,如果能利用死海和一般海的盐度差发电,当然不考虑别的因素,这将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电能。
黄河河口
如果我们能利用全球1/10汇入大海的河水发电,则可以满足5.2亿人的电能需求,而不排放任何二氧化碳。
我国盐差能资源的特点
1.地理分布不均。长江口及其以南的大江河口沿岸的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92.5%,理论总功率达1.156×10^8kW,其中东海沿海占69%,理论功率为0.86×10^8kW。
2.沿海大城市附近资源最富集,特别是和附近的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59.2%和20%。
3.资源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一般汛期4-5个月的资源量占全年的60%以上,长江占70%以上,珠江占75%以上。
4.半岛以北的江河冬季均有1-3个月的冰封期,不利于全年开发利用。(资料来自地理百科)
死海景观
从以上的资料我们看到海洋盐差能的蕴藏量是比较可观的,而且利用它几乎不带来任何污染,所以盐差能是一种很清洁的能源。如果能够有效开发它的话,这将对我们目前的能源紧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有很大的缓解,即使由于各种技术上的原因没能有效开发它,这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