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案
[教材分析]: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选取社会生活片断,表现尖锐重大社会问题,也即以小见大,是契诃夫短篇独特之处。
教读本文,应抓住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理解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抓住“变”这个文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完成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思维的概括性和发散性,对人物分析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
小说主要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灵活开展。以编演课本剧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深透理解文意并进行个性化创作提供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能力目标
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 3.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德育目标
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
1
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变色龙》写于1884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俄国生活中的一种应诅咒的现实。当时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阶级革命运动刚刚兴起,革命浪潮冲击着沙皇的专制统治。为了强化反动统治,他们豢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为其镇压革命运动服务。本文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就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三、交流感知
(一)字词“清道夫”
1.课后“写一写 用一用”的词语要会读会写,了解意思。
2.找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或者在音形方面易错的字词,提醒同学注意。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魁梧(kuí wú):(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huāng táng):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②(行为)放荡、没有节制。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于理解。 洋溢(yáng yì):(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líng lì):聪明、灵活。
恐吓(hè):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二)课文“瘦身”
3.(1)用几句话概述课文内容;(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3)用一个词概括课文内容。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温馨提示:默读课文,自主学习,自主检查,师友互查。 四、研读共品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勾画、批注。
2
1、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上反复改判了几次?都是怎样判的?
2、奥楚蔑洛夫不断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3、奥楚蔑洛夫身上有没有始终不变的东西?
4、小说的细节描写非常突出,请找出你认为精彩的地方,简要赏析。 (二)师友交流 梳理概括。
1.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2. 变:对狗的评价和看法,因狗的主人不同而变。 3.不变:判断是非的依据和本性,即见风使舵、媚上欺下、趋炎附势。 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4.一种社会环境: 冷清.萧条 贫穷
两次写围观群众:麻木,无聊,庸俗 愚昧 软弱 三次提到法律:揭露法律的虚伪性,深化主题
四次写军大衣:表现奥楚蔑洛夫内心的恐慌和强作镇定的窘态,揭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主题
五次写手指头:手指头的细节描写写出赫留金的命运和遭遇,它从反面衬托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卑劣品质,反映了沙皇
3
统治的社会黑暗。
(三)问题探究:本文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
用变色龙作标题,不仅揭示了要鞭挞的对象,富有讽刺意义,而且形象生动,非常恰当。
现在“变色龙”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人物形象,这一名词已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五、互助释疑
1.师友交流疑点,互相解答。
2.解决不了的疑点,全班共同解决。 六、巩固拓展
文章最后写道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七、总结提高
提示:这节课我学会了……这节课我懂得了…… 八、布置作业:
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
[课后反思]:
《变色龙》相关资源
一.作者介绍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1890年。他到库页岛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专制政治的罪恶。1892年后定居莫斯科乡下,从事戏剧创作。契诃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