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6 16:24: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第一部分 单元课本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独到的景物描写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唐 . 李白【原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解词】: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厌:满足【翻译】: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

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中心】: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 【拓展延伸】:李白,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望洞庭》 唐. 刘禹锡【原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

一青螺。【解词】: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翻译】: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

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中心】:诗人以轻快地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 。【拓展延伸】: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忆江南》 唐. 白居易【原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

忆江南?【解词】: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 【翻译】: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

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 ?【中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和怀恋。 【拓展延伸】:《忆江南》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第二课:桂林山水

1. 【原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我

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 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

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 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 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 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

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 【课文内容理解】:《桂林山水》描写桂林水的特点是:静、清、绿,桂林的水的特点是:奇、秀、

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桂林山水》综合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引用的修辞手法。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1. 【经典语段】: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 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

头都系着绳子, 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 在里边拉绳子, 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

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

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 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 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 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 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

- 1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2.【课文内容理解】:《记金华的双龙洞》 是叶圣陶写的一篇游记,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描写了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过程。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

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写外洞的宽敞,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写内洞的大,用“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来比拟。写孔隙则以自己的好奇和“挤压”的感觉,真实写出窄小的特点

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1. 【课文内容理解】:《七月的天山》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语文园地一:

1. 读读写写: 洞庭 江南 玩赏 无瑕 扩散 攀登 泰山 骆驼 屏障 浙江 油 桐 拥挤 孔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模仿 蜿蜒 依据 敬亭山 波澜壮 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 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2. 读读记记: 翡翠 凉爽 高耸 山涧 透射 寂静 增添 细碎 马蹄 柔嫩 锦缎 绵延 绚烂 白皑皑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3. 日积月累

1.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 维)2.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禛) 3.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4. 浮云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 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4. 我的发现:认识排比句

(1)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桂林山水》)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

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山水》)

(3)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七月的天山》) 5. 习作:校园的景色

一 . 习作内容: 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

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二 . 习作指导: 在习作指导方面,本话题可以抓住校园中最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特点,细致描写。不同的景物总有不同的特点,要抓住它独有的特色写,从大小、形状、色彩,甚至动态、静态等几个方面,逐一地细致描写。对眼前的景物要细致看。不但看外观,

还要看内部,不但看表面,还要看深处,经过多方面的观察了解,才能抓住特征,然后再动笔进行描述、展现它的全貌,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引人人胜。

2.描述景物,层次分明。写景有序,可以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我们在写特点校园里的景物的时候,首先按一定的顺序对景物进行观察,远看到了什么,近看到了什么,高处看到了什么,低处又看到了什么,按照观察顺序写作,才能给人以清晰的“图像”。

- 2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3.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情景交融”是写景文章常用的方法。因此,我们在写作时,要把自己对景物的爱倾注在字里行间,用积极的思想去感染读者,如果在描写景物时只是客观地叙述,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 . 学生佳作:

【学生佳作一】 校园春色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群山环绕、依山傍水的“椅山”山洼里,很隐蔽。步入校园,才能见到一座教学楼,像一个巨人似的,安然坐在碧绿的“沙发”上,非常幽静。

我们的校园不算很大,但花草树木遍布,在群山的映衬下,一年四季有迷人的景色:春天,桃红柳绿;夏天,花草繁茂;秋天,菊花飘香;冬天,松青雪白。不过我最喜欢的是校园的春色。

春姑娘悄悄地、 轻轻地、默默地走进校园, 校园里顿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的小草也破土而出, 给校园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仔细看,它们嫩嫩的、毛茸茸的,十分喜人!光秃秃的树上也吐出了新枝嫩芽。那嫩芽,就像一个个绿色的珍珠,翠亮翠亮的。柳树

垂下那柔软如丝的柳条, 在春风中轻轻地摇动, 好像在向人们招手。 几只春燕自由自在地从校园上空飞过,一群小鸟儿在树丛中唧唧喳喳地叫着,像似在说: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花坛里,各种花儿纷纷开放, 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散发出阵阵清香。 树阴下,蚯蚓日夜不停地疏松土壤,蚂蚁遍地乱爬,寻找新的巢穴。花、草、树木、小鸟、昆虫们沐浴在太阳公公的温暖中,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光。

春意盎然的校园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 辛勤的园丁──老师们, 在精心地备课, 用心血和汗水哺育我们这些花朵。 同学们正抓紧这宝贵的时间努力学习。 有的同学目不转睛地听老师讲课;有的在聚精会神地写作;有的同学站在窗前,凝视天空,对着那美丽的朝霞在幻想;有的在高

声朗读,校园里一片琅琅的读书声。 课间休息,同学们尽情欣赏着满园生机勃勃的春色, 趁着大好春光进行着各种活动,有的在跳高、 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足球、 有的在打乒乓 ,, 春天的气息多么清新,同学们都陶醉在这春色中。

啊!春天给校园带来了生机, 春天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春天给我们创造了优美的学习环境。 我们要抓紧这大好春光,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栋梁之材 ,,

【学生佳作二】 校园景色

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冰雪融化,万物复苏,那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给校园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在校园的草坪上,可以看见嫩绿的小草从土壤里探出头来,高兴地望着我们,仿佛在说: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 ”一个个圆圆的蘑菇,在春雨的浇灌下,也露出了笑脸。

校园的主道两旁, 杨树挺立在那里, 一动不动,像一位站岗的哨兵。 枝条上长出了圆圆的新叶,远远望去,像一个绿色的小桃子。那一朵朵美丽鲜艳的花儿,争齐开放,使人感到格外舒服。

每当下课的时候,悦耳的铃声传来,同学们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出了教室,校园里顿时一片欢腾。兵乓球台前,围满了人,一阵阵叫好声,一阵阵欢呼声,使校园里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欢乐。

美丽的春天,美丽的校园,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学生佳作三】 春姑娘到校园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悄悄地来到校园,把年迈的冬婆婆送走了,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一进校门,一阵清香迎面扑来。 原来是大花坛里的月季让我们慢慢陶醉。走近些,它露出了粉

红粉红的小脸儿,再往旁边看,几棵亭亭玉立的不知名的黄色的小花争奇斗艳, 似乎在比谁更漂亮。

大花坛的边上,一圈锯齿形的小树把花坛围了个水泄不通,像护卫一样保护着花。花坛中央,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迫不及待的破土而出,把荒野涂成了绿色。

我向前走去,下了几步台阶就来到篮球场。升旗台旁, 几棵威武的柏树端正地站在那里, 很有气势。仔细一看,它的叶子像毛毛虫,枝上带着细细的刺。一阵风吹过它们就翩翩起舞。

站在升旗台上往下望,运动场上有一棵参天大树,可能年龄比我大得多吧!春姑娘拂袖而过,

把树爷爷的衣服变成了翠绿色, 虽说树爷爷身子凹凸不平, 但是还有可爱的小鸟在上面建巢。 天天给年迈的树爷爷唱歌,连春姑娘都看笑了!

- 3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自从春姑娘来了以后,校园里焕然一新。春姑娘,你可真会变魔术啊!

【学生佳作四】 校园春色

冬爷爷走了,春姑娘穿着一身绿衣裳,迈着轻轻的脚步飞过高山, 跨过田野,越过森林来到了我们的校园。

和煦的春风吹过来,蒙蒙的细雨飘过来,让人们觉得格外舒适。此时,春姑娘真象一位画家,她挥动大笔,一抹红,一抹绿,一抹蓝,一抹黄,再添上几笔斜风细雨,校园在她的笔下是如此的美丽,如此多情。

你瞧,那宽阔的足球场上, 小草正在钻出嫩绿色的小脑袋,享受着阳光和春风温柔的梳理, 再抬头看看挺拔的樟树,它吮吸了贵如油的春雨后, 抽出了新枝,发出了嫩绿的叶芽儿,叶片裹在一起,就象一束束青绿色的朝天椒,可爱极了!

跑道的边上,围着一圈嫩绿色的小草,似乎给跑道镶上了一圈美丽的花边。

花坛里那粉红色的桃花开了, 开得那么热闹,简直成了花山, 远远望去,好象一片美丽的朝霞,最引人注目的要数红红的茶花,它朵儿大,颜色鲜,黄黄的花蕾,椭圆型的花瓣,一层一层叠着,仔细一数,有 20 多层。

啊!让我们在校园里屏息感受春的美好,绿的生机吧!

【学生佳作五】 校园的石子路

在我们校园的东侧有一条狭长的石子路。 它沿着校园的红墙, 从教学楼的门前延伸到办公楼的门口。

这条石子路长不过一百米, 宽只有一米多, 一律用淡青色的小石子拼凑而成。 七棱八角的小石子彼此相互挤压,被填缝的水泥牢牢地粘在一起。 石磙压过,路面平整而结实。路边用红色砖头砌成了锯齿形的道牙, 像给石子路镶上了一道精美的花边。 石子路东侧的小红墙前, 种了一排挺拔的小白杨。每当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叶子,撒在小路上,路上的石子也染上了金色,熠熠闪亮。

这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石子路, 它没有柏油马路那样宽阔, 更没有青砖甬道那样光滑。 它在校园里也许引不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它仍一年一年地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早晨,我的老师迎着朝霞,从这条石子路走来,给我们上课;傍晚,我的老师踏着夕阳,从这

条石子路走去, 到办公室给我们批改作业 ,, 我爱校园的石子路, 爱它的奉献精神, 更爱那在石子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往返无数次的人——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就像那石子路一样,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默默坚守在教学岗位,把我们从蒙

昧的彼岸渡到了文明的彼岸, 架起了通向理想之巅的阶梯。 我忘不掉校园中的这条石子路, 更不会忘记哺育我们成长的亲爱老师 ,,

【学生佳作六】 夕照校园

默默地,校园在夕阳金色的余晖中站成一幅剪影。

吐出最后一群归去的喧哗, 热闹了一天的校园终于宁静下来。 带着份跋涉书山的淡淡倦意, 我漫步在校园的小道上。

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是“小桥流水” ,无纹的水面折射着微弱的阳光,让颤颤的散射的明亮融入渐渐变浓的夜色中。 横卧的小桥在无声的校园中无声地披上一身微微带金的霞色。 那斜长的倒影无语,许是倦了吧,却仍掩饰不了那白天曾涂抹在上面的欢闹。 西沉的斜阳被校园假山的山顶拦住,大概是刺伤娇嫩的肌肤,不然,怎么那脸憋得这么红,还洒下几点鲜红的血滴呢?

信步前进,一片充满生命力的绿色越入了眼角, 原来是一大片如茵的绿草地。 草儿们在夕阳下渐渐变暗、变淡,向无言袭来的暮色过渡着, 草儿的气息,泥土的芳香在空气里酝酿着, 和着暮色,宛若织成的一件无缝的夜的丝衣—也许只的那天边的织女才能织出变柔柔的质感吧!

高大的求真楼终于出现了,静寂中却更见庄严。那镀金的“求真楼”三个大字闪耀着金光,金

光中似乎幻化成追求真知的定义: 探索真理,崇尚科学!转视到学苑楼, 醒目的菱形校徽呈现在眼

前:那是一只翻飞的海燕,奋翅冲破云霄,这应是竹中学子形象的真实写照吧!

夕阳终于隐没在地平线下了,我带着份宁静,带着份从容, 踩着校园轻微的鼾声离开了。 但那夕照下的校园,却已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

【学生佳作七】 校园景色

- 4 -

搜索更多关于: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 的文档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wu9h1oa5t02ra61x73m28mwx1483k01cw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