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河南省专升本《管理学》真题(09—13)集锦及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2:53: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授权的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适度原则; (3)权责一致原则; (4)级差授权原则。

8.简述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 (2012—54) 答:

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管理对策包括: (1)客观分析变革的推力和阻力的强弱; (2)创新组织文化;

(3)创新策略方法和手段。

9.简述员工招聘中外部招聘的优缺点。 (2013—54)

答: 优点:

(1)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

(2)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3)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缺点:

(1)外聘者对组织缺乏了解; (2)组织对外聘者缺乏了解;

(3)外聘对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造成打击。

10.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评估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2009—41) 答:

(1)绩效评估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2)绩效评估为员工潜能的评价及相关人事调整提供了依据; (3)绩效评估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 (4)绩效评估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5)绩效评估为组织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11.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10—54) 答: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首先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逝。因此管理要采取各种强化方式,以使人们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大类型。 注:考生可以适当对正强化和负强化做简单的说明。 12.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许多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人的激励问题。请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2011—54)

答:

(1)员工不但关心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而且还关心报酬的公平性。

(2)员工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的比较来判断其所得报酬的公平性,而这种公平性会影响员工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

(3)员工选择的比较参照物有“其他人”“制度”和“自我”三种类型。

13.简述Y理论的主要观点。 (2012—51)

答:

(1)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

(2)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任务的承诺; (3)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动寻找承担责任; (4)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麦格雷戈建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与员工提供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建立良好的

群体关系。

14.简述冲突管理的有效方式。 (2010—55) 答:

(1)谨慎地选择你想处理的冲突; (2)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 (3)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

(4)妥善地选择处理办法(回避、迁就、强制、协作、妥协,可适当进行阐述)。 15.沟通不仅有利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试比较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的优缺点。 (2011—51)

答:

一般来说,单项沟通指没有反馈的信息传递。双向沟通指有反馈的信息传递,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

从时间上看,双向沟通比单项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从信息理解的准确程度上看,在双向沟通中,接收者理解发送者意图的准确度大大提高;

从接收者和发送者的自信程度上看,在双向沟通中,接收者和发送者都比较相信自己对信息的理解;

从满意度上看,接收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单项沟通; 从噪音上看,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

16.简述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2012—55) 答: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1)个人因素; (2)人际因素; (3)结构因素; (4)技术因素。 17.简述控制的过程。 (2013—55) 答:

(1)确立标准; (2)衡量绩效; (3)纠正偏差。

18.有效的控制除了以正确的目标计划为前提外,还必须经过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这三个基本步骤。请简述在衡量绩效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011—55)

答:

(1)通过衡量绩效,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 (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19.适度控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2009—43) 答: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四、论述题

1.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人们较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目标管理,试述目标管理及其主要内容,制定目标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010—57)

答:

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然后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依据)。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有意识地瞄准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目标管理是由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提出的。目标管理的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会同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项责任来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个人贡献的准则。(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4)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目标管理的特点:(1)具有目标体系,是一种系统的管理。(2)实行参与管理,是一种民主的管理。(3)实行自我控制,是一种自觉的管理。(4)注重管理实效,是一种成果管理。

制定目标时注意的问题:

(1)目标必须是从全局出发的,整体考虑的结果,各分目标必须协调一致。

(2)目标层次要清楚,一个组织的各种目标不是同等重要的,要突出关于组织经营成败的关键目标,在总目标下再分层次列出相应的分目标。

(3)目标应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必须是可行的,而不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应建立在对组织内外环境进行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充分的客观依据。

(4)目标必须是具体的,要便于衡量,而不是笼统、空洞的口号,应尽可能用数量表示出来。

(5)目标要保持相对稳定,一经确定就要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同时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实行滚动目标。

注:该知识点是一重要知识点,一般是以目标管理的思想或其优缺点和特点为考查对象的。

2.什么是集权与分权?影响管理者进行分权的因素有哪些? (2009—47) 答:

(1)集权: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 (2)分权: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3)影响管理者进行分权的因素有:

①组织规模的大小; ②政策的统一性; ③员工的数量和素质; ④组织的可控性; ⑤组织所处的成长阶段。

3.在玉树抗震救灾战役中,我们政府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领导下的消防、医护、武警等部门组成的应急机构。试说明其属于什么类型的组织结构?画出这种组织结构的示意图并试述它的优缺点。 (2011—56)

答:

属于矩阵组织结构。

矩阵制组织结构示意图(略) 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1)有利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 (2)灵活机动性和适应性较强; (3)整体观念得到加强; (4)发挥了综合优势。 矩阵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1)双重领导; (2)责权不清; (3)稳定性差。

4.试述矩阵型组织结构及其优缺点。 (2012—57)答:

矩阵型组织结构是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织的矩型组织结构,一套是纵向的职能管理

系统,另一套是为某项任务而组成的横向项目系统,横向和纵向的职能具有平衡对等性。

该组织形式适用于组织面临不确定的环境,组织目标需要同时反映技术和产品双重要求的组织。

(注:优缺点见以上第4题)

5.领导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领导是由领导者向下属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结合所学的领导理论,试论述领导的作用以及领导影响力的来源。

(2011—57)

答:

领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挥作用:领导者不是站在群体的后面去推动群体中的人们,而是站在群体的前列去引导人们的前进,并鼓舞人们去实现目标。

(2)协调作用:领导要协调组织内,外部门,不同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和活动,以保证步调一致和共同目标的实现。包括:思想协调,目标协调。利益协调,信息协调。

(3)激励作用:领导要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个员工地积极性,使其满腔热情,自觉主动地为组织作出贡献。

领导就是影响力,影响力部分来自于职位权力,部分来自于非职位权力。

职位权力是指领导由于领导者在组织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上级或组织制度所赋予的权力,具有很强的职位特性。职位权力包括:

(1)惩罚权 :强制性处罚而影响他人的权力。

(2)奖赏权:通过影响他人的资源而影响他人的权力。 (3)法定权:由组织的职位决定的权力。 非职位权力是指:由于领导者的个人经历,地位,人格特殊品质和才能而产生的影响力。主要包括:

(1)感召权:通过个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影响他人的权力。 (2)专长权:通过在某领域的专长而影响他人的权力。

6.试述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菲德勒权变理论中的环境因素。 (2009—46) 答:

(1)权变理论的基本思想: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或领导风格,领导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到领导者所处的客观环境的影响,因此,要研究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根据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

(2)菲德勒权变理论中的环境因素具体包括3个方面: ①职位权力:即领导者所处的职位具有的权威和权力的大小,权力越大,组织成员遵从领导的程度越高,领导环境越好;反之,则领导环境越差;

②任务结构:即任务的明确程度和下属对这些任务的负责程度,任务越明确,下属责任心越强,则领导环境越好;反之,则领导环境越差;

③上下级关系:即下属对领导者愿意追随的程度,如果下属对领导者越尊重,并且乐于追随,则上下级关系越好,领导环境越好;反之,则领导环境越差。

7.试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2013—56) 答:

由美国管理学者赫塞和布兰查德提出的。

他们认为影响领导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是下属成熟度,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

成熟度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有高低之分,心理成熟度也有高低之分,这两方面组合起来就构成了影响领导行为方式的四种情景变量

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且将每种维度进行细化,从而组合成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指导型领导;推销型领导;参与型领导;授权型领导。

当下属既无能力也不情愿完成工作时采取(高任务——低关系)指导型领导;当下属缺乏能力但愿意从事必要的工作采取(高任务——高关系)推销型领导;当下属有能力却不愿意干时采取(低任务——高关系)参与型领导;当下属既有能力也愿意干时采取(低任务

河南省专升本《管理学》真题(09—13)集锦及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wwul6um1a9ersa9r16v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