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为消除温度的影响,挂篮定位需要在早上进行,如移动挂篮后的时间不是早晨,可以在移动挂篮后根据立模高程初步定位,在绑扎钢筋期间的早晨进行精确定位;
④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挂篮立模高程进行检查;
⑤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的混凝土方量,防止超方现象出现,并记录每一悬臂梁段的混凝土方量,并进行分析; ⑥ 预应力张拉需要严格控制张拉应力和钢绞线的伸长量,遇到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需要进行分析。
5.3.3挂篮、支架预压试验
在悬臂、现浇施工开始前需要进行挂篮、支架预压试验。 ① 挂篮、支架预压试验是为了消除结构非线性变形;
② 掌握挂篮、支架荷载-变形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准确预测悬臂、现浇施工中的挂篮变形;对挂蓝、支架引起的结构变形进行预测。 ③ 挂篮、支架预压试验中预压荷载的大小及荷载分布情况需要符合施工梁段挂篮、支架的受力情况。
5.3.4 施工监控计算分析
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监控计算分析,以对桥梁在每一施工阶段的应力状态和线形有预先的了解:
① 计算方法:一般梁式结构采用正装分析法进行计算,能较好的模拟桥梁结构的实际施工历程,能得到桥梁结构各个施工阶段的挠度和受力状态,较为复杂的结构采用正装和倒退分析两种方法,倒退分析法可以得到各个施工阶段梁体的理论状态;
② 计算模型:应根据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构体系、荷载状况及外部约束情况选择正确的计算图式进行分析计算; ③ 监控计算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预应力的施加情况、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④ 监控计算分析需要采用两个以上的程序进行计算,并对两种程序的结果与设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存在偏差需要找出原因并调整计算模型。
施工控制结构分析软件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MIDAS软件、桥梁博士及BSAS等程序来分析。
5.3.5 测量
① 测量仪器: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对梁体的平顺度要求较高,测量需要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
② 测点布置:在梁顶面每一块的端部需要布置两个高程测点,并予以标记,施工中需要对测点进行重点保护,该测点的高程变化可以反映出各施工工序的挠度变化;
③ 挂篮定位高程与预报高程之差应控制在0.5cm以内;
④ 混凝土浇筑前的挂篮高程复测结果与预报值之差应控制在0.5cm以内;
⑤ 本阶段预应力钢束张拉完后,如该梁段梁底高程与高程之差超过±0.5cm,需分析误差原因,确定下一步的调整措施;
⑥ 每阶段的测量工作至少进行4次,包括挂篮定位时的测量、浇筑混凝土前的复测、混凝土浇筑后的测量、预应力张拉后的测量。
5.3.6 立模高程控制
① 施工控制方法:对于梁式桥可以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进行施工控制,采用最小二乘理论调整结构参数,在施工中可以采用灰色理论等预测方法对梁体的变形进行辅助预测;
② 为保证梁面的高程符合要求,对于无砟轨道客运专线桥梁在提供立模高程应给出混凝土浇筑即将完成时的梁面高程,这样可减少由本阶段挂篮变形及梁体变形预测误差引起的梁面高程误差,减小以后梁面的修整工作量;
③ 由于一般无砟轨道客运专线工程工期较紧,在梁体合龙前,已开始了梁面的修整工作,需要根据倒退分析各个阶段的理想状态给出梁面的修整高程;
④ 施工监控需要对每阶段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下阶段的梁体立模高程进行预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