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
解析:(1)弃耕的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2)图1中,各物种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在b→c段,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可能的原因是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由图可知三个植物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3)图2所示曲线各点中,a点斜率最大,表示动物种群增长最快;若d点以后,该动物种群数量一直下降,直至a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可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低了,可能的环境因素有气候变化、食物减少、天敌增加等。 答案:(1)次生 增加
(2)随机取样 物种②能耐受弱光,物种①不能耐受弱光 竞争 垂直
(3)a 气候变化、食物减少、天敌增加等
13.(2015内蒙古包头测试)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人员为探究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本研究中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5 m×5 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1 m×1 m,可见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 。 (2)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 A群落 B群落 C群落 物种丰富度(种) 乔木层 21.5 22.5 22 灌木层 35.5 23.8 31.5 草本层 19.5 16.25 13.5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群落中 的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 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 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
(3)科研人员调查了三种群落中的馨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绘制成下图。
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 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
叶林下能生长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树木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 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
解析:(1)依题意“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 5 m×5 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1 m×1 m”,可见选取样方的大小依植物类型而定,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保
5
证在最小面积内基本上能反映组成群落的物种数量情况。(2)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表中数据显示,三个群落中A群落的丰富度最高。且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都是灌木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乔木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3)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图示显示,馨香木兰植株的个体数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减小,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因此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幼年的个体多,老年的个体少,属于增长型。馨香木兰植株与其他阔叶乔木的种间关系为竞争,馨香木兰在竞争中不占优势而生长受阻。 答案:(1)保证在最小面积内基本上能反映组成群落的物种数量情况(合理即可) (2)A群落 灌木 乔木 (3)种群数量 增长 竞争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