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说明:
1.资料整理于2015年8月13日;
2.资料包含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科《政治学原理》2008年至2015年近8年期末考试的全部65道简答题试题及答案;
3.为方便学员期末复习和考试,资料已经排序; 4.资料中重复试题已经全部删除。
1.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问题?
(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 (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
(3)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 (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2.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权力本位或官本位;
(2)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3)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3.传统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 (1)政治色彩浓厚。
(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 (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 (4)治理方法单一。
4.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1)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逮捕,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
(2)第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
(3)第三代权利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权、民族自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5.法治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司法独立。
6.公民的自由权包含哪些内容?
(1)人身自由,公民不受随意性逮捕、拘留和其他非法人身侵犯。同时,公民被捕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受到审查或审讯;
(2)言论自由,其中包括以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如言论、出版、著作、新闻等自由;
1
(3)通信自由,一般指公民的通信秘密不受侵犯,不受当局随意检查;
(4)集会自由,指公民以一定形式进行临时性集会而表达自己的意志、意愿或商讨特定问题的自由,其中包括各种地点、各种形式的集会;
(5)结社自由,主要指公民结合成某种确定的组织以实现特定目的的自由; (6)此外,对公民自由权的规定还包括迁徙自由、罢工自由等等。 7.公权与私权划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8.关于权利问题上的争论主要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关于权利问题上的争论,主要是围绕什么权利该优先和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而展开的: (1)自由主义者从消极权利观念出发,把权利视为个人抵御专制政府的手段;
(2)社会主义者反对私有制和由此产生的阶级不平等,从积极权利观念出发,为福利供给和经济干预辩护;
(3)新右派人士由于认为福利供给和经济干预会助长个人依赖性而大力谴责积极权利观念; (4)团体权利观念和代表社会少数派利益的人要求平等对待受到歧视或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人;
(5)生态主义者则进一步将人权扩大至非人类的范围,要求给动物和植物以权利。 9.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权力的定义有哪些?
(1)霍布斯认为权力是行动者与行动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2)罗素认为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
(3)马克斯?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
(4)拉斯韦尔和卡普兰则认为,权力是施加影响力的特例:这是借助制裁背离拟行政策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决策的过程。
10.理想主义政治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对人性持乐观主义态度,一般认为人性善,追求公益,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如果有人昧了良心,那主要是由于环境不善,或者一时糊涂,跟着别人没有学好。所以,通过改善环境或强化教育,人总会弃暗投明,返璞归真;
(2)对公共权力也多持肯定性倾向,认为政治权力代表公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果偶尔出现恶政,,或暴政,那一定是当政者个人品德出了问题,需要整顿,需要思想教育,加强领导人廉洁自律,以提高其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3)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保证选拔最优秀、最可靠、最完美的德才兼备者当政。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1.历史上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的理论有哪些?
(1)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君权神授论,认为上帝是权力的来源;
(2)近代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夕,社会契约论被用来解释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该理论认为人民的同意是政治权力的唯一来源;
(3)当代西方学者将政治权力视为对政治资源的占有,而把集团组织视为政治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关系是政治权力来源的基础。
2
12.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哪些?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
(2)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种政治观被称为神学政治观;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1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哪些内容?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1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1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径和基本角度。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途径和角度包括历史的、经济的、阶级的和利益的角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 16.民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1)由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
(2)由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 (3)由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 (4)由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17.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由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 (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申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
(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良主;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18.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1)经济市场化; (2)文化世俗化; (3)政治文明化;
(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19.民主具有什么价值? (1)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 (2)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