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银行从业人员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试题库158
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投诉处理情况复杂或有特殊原因的,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限。但最长不得超过(60)
个工作日,并应以短信、邮件、信函等方式告知客户延长时限及理由。
2.
消费者要认真阅读理财条款特别是(除外责任、费用)等信息,认真判断后再确定购
买与否,并签名确认。
3.
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是借助信托公司发行的,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第三方银
行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的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俗称(阳光私募)
4.
特殊群体消费者主要指在银行服务中可能面对的特殊客户,主要包括(残障、老
年、孕妇、严重体弱)等特殊客户。
5.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开展的五项宣传是(时效性知识宣传、专业性知识宣传、
集中宣传、持续宣传、专题宣传)。
6.
银行信贷业务要坚持(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原则,将贷款资金足额直接支付给借款
人的交易对手,不得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将部分贷款转为存款。
7.
从2011年7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的存折开户工本费、
存折销户工本费、存折(更换)工本费。
8.
银行对消费者的(个人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依法保密的义务。
9.
银行保险产品消费者对本人的账户信息、密码、保单以及其他相关凭证有进行(自
我安全防范和保密)的义务。
10. 银行有权审核消费者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有权拒绝为所提供
资料不符合要求的消费者办理业务。
11.
消费者应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及时下载补丁程序,不打开来历不明的(程序、链
接、邮件),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银行。
12.
已开办电子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按计划决定终止全部电子银行服务或部分类型的电
子银行服务时,应提前(3)个月就终止电子银行服务的原因及相关问题处置方案等,报告中国银监会,并同时予以公告。
13.
金融机构申请开办电子银行业务,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的不同类型,分别适用(审批)
制和(报告)制。
14.
消费者应接照(银行)公布的电子银行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支付相关服务费用。
15.
(个人征信)是指依法设立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
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和评估服务的活动。
16.
2006年7月,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68家会员银行共同签署了(《银行反不正当竞
争公约》),以此加强对会员银行的经营行为约束。
17.
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起存金额为(1)元。
18.
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到期还款日前还清全部欠款,发卡银行对于持卡人
的(消费交易欠款)免收透支利息,取现、转账交易不免息。
19.
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时,必须遵守(恪守信用,履约付款;谁的钱进谁
的帐,由谁支配;银行不垫款)的原则。
20.
支付结算业务中所称的票据,主要指(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商业银行为给客户提供更加优惠、便利的服务,会联合一些商户推出(联名)卡。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