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完整版)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今天咱们在课堂上了解了杜甫写的几首描写春天的诗,还有很多诗人都曾写下了描写春天的诗呢,同学课下去找一找,然后我们一起分享!
七、总结,巩固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绝句》,前两句描绘的是自然界明丽壮美的大画面,阳光明媚,山清水秀,草木茂盛,花香四溢。后两句选取了极富春天特点的燕子和鸳鸯,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自然和谐。多美的诗啊!
2.还谁想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 3.背诵。(指名——齐背)
4.你最喜欢那句诗,就请你工工整整地抄在田格本上。 八、板书设计: 绝句
迟日 江山 春风 花草
燕子 鸳鸯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完整版)
略。
《惠崇春江晚景》说课稿
说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吟诵、背诵古诗并会默写。
说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方法:想象法 自主学习法 说教学过程:
(一)课件出示《春江晓景》图,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简介惠崇。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课件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读诗句,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1.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完整版)
2.课件出示古诗,检查读音,组内交换意见,扫除障碍。 3.看着诗句,想象画面
(三)深入探究,引发学生展开想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指名读,配乐读(节奏、语调、语速)。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课件出示图片,认识蒌蒿、芦芽、河豚。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抓住诗中具体景物,展开丰富想象。 ①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明确: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明确: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完整版)
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明确: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出示图片和古诗,对照画面朗读。 2.背诵古诗,想象画面。 (六)练习写作
1.把想象的画面内容写下了 2.利用投影,班内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晚景 桃花 鸭子
蒌蒿 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芦芽 河豚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完整版)
《三衢道中》说课稿 说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说教学重点: 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古诗,入情入境。
2、领悟“添得黄鹂四五声”的哲理意味。 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诵:“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地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