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月 亮 湾 (“引导自学”课型)
执教人: 艾运娣
关于本课教学情况的相关说明: 教材分析: 月亮湾,因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而得名。本文充满美感,优美的语言款款地向我们展示了月亮湾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了一幅风光优美的田园画卷。其中,比喻句和多处修饰词语的准确运用,让人产生了动静有致、色彩鲜明的感觉。 学情分析: 对春天,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时老师可指导他们把课文学习与已有的生活积累结合起来,再通过朗读、观察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感情。 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依据提示进行有实效的自学和小组讨论,然而自主、独立地对文本进行较深入的赏、读、写还处于起步阶段,学生赏、写的能力需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识写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月亮湾是个美丽的地方。 3.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充分发挥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进而背诵全文。 2. 通过关键词句的体会朗读,感受月亮湾的美,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3.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语句,感受月亮湾的美丽。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环 节 学 生 自 学 事 宜 教师引导事宜 媒体 明确自学重点 朗读感悟,体会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 ( 3分钟) 板书课题,明确重点 PPT课件 1. 读:轻读课文。 围绕重点自学 3. 赏:你从找到的语句中感受到月亮湾怎样的美? ( 10钟) 4. 品:美美地读一读你心中的月亮湾。 2. 找:月亮湾美在哪儿? 师提醒自学方式, 巡视指导, PPT课适时点拨, 件 关注学困生。 一、小组讨论( 8 分钟) 1. 结合相关语句交流月亮湾美在哪儿。 2.小组成员质疑、释疑。 交流自学情况 3. 组内朗读课文。 ( 15 分钟) 二、全班交流(7分钟) 1. 结合关键语句,小组代表说说月亮湾的美。 2. 2. 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3. 句型训练:用“……像……”练习说话。 分 点拨自学得失 ( 7分钟) 教师巡视 参与讨论 随机点拨 关注薄弱小组 PPT课件 1. 采茶姑娘为什么会发出欢快的笑声? 2. 如果你的家乡在月亮湾,你会怎么想? 试将月亮湾的美记在心中,背一背第二自然段。 随机点拨 当堂评价 巩固自学成果 ( 5分钟) 板书设计 3. 月亮湾 村前 美丽 热爱 村后 课后反思 一.斟字酌词的教案。由于认识薄浅,一直以为“引导自学”型课堂的教案可以比较简单。经过何老一番的细细剖析,才惭愧地认识到这里面尽是不简单。比如我设计的自学重点为“朗读感悟,体会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美丽”,细扣“朗读感悟”,这样的重点对学生来说仍较为空泛,过于简化,还可以字字斟酌;“围绕重点自学”一环节中,我写到“生赏:为什么你能从找到的语句中感受到月亮湾的美?”我的出发点是希望生思考从语句中感受怎样的美,但抛出这样的问题,学生未必能正确理解,应该避免这样不清晰的提问。 二.小组究竟如何讨论。过去,我一直致力于训练孩子的课堂常规,小组讨论时要求有序,孩子们一般都是轮流发言。再看今天这节课中的讨论,孩子们依次说出自己认为月亮湾美的地方,确实都在小组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别人的看法自己认可不认可,还有没有更好的看法……真正意义上的“讨论”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高屋建瓴性的点拨。我在点拨环节抛出了两个问题,但其实在经过学生自学、讨论过后,老师这时的点拨更应该是对这节课的总结,是对课文更高度的提升。月亮湾美在哪里,老师此时可以精彩的语言去概括去提炼。 四.美中读,读出美。在我的教学理念中,本课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再通过读来感受月亮湾的美。在课堂上,部分学生不能放开自己尽情地读,固然也很遗憾地未能读出其中之美。 五.课堂板书是门艺术。好的板书,提纲挈领,能揭示课堂学习的思路,突出教学重点,对教师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在板书最后的词语“热爱”时,应该先与学生一起总结月亮湾的美,继而提升到“热爱”,让“热爱”成为学生心中几欲迸出,不可平淡呈现,让板书缺失它应有的作用。 上完这节课,原以为会卸下担子轻松很多,结果却丝毫没有。面对这些不足,不能光纸上感叹,今后课堂上如何真正从细处改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才是重中之重。
课文:
苏教版二年级《月亮湾》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
课文描绘了一幅秀丽的田园风光图,展示了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课文语言优美,充满美感,是一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陶冶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材料。根据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小朋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