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提要
第一章 总论
1、项目名称:宁夏银川市 XX 区 XX 镇 1000 头优质肉牛养殖项目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申报单位:银川 XX 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4、项目实施单位:银川 XX 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5、项目设施负责人:
6、项目管理单位:银川市 XX 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办
7、项目设施年限:2008-2012 年
8、项目建设地点:银川市 XX 区 XX 镇 XX 村 9、项目建设地点及投资规模简介 9.1 项目建设地点:
银川市 XX 区 XX 镇 1000 头优质肉牛养殖项目区位于银川市 XX 区 XX 镇南部 2004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所在村一 XX 村.
9.2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建设占地 50 亩,新建年产肉牛 5000 头圈舍 31 栋,2.8 万
㎡,青贮池 1 座 300㎡,授精点 1 处,屠宰场 1 处,畜牧养殖技术培训中心及管理房 1 处 400㎡,购进犊牛 1000 头,购进大型铡草机及灭菌仪 8 台,购买饲料 5580 吨.总投资 934.37 万元,基中:企业自筹 794.37.37 万元,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扶持资金 140 万元(其中:无偿资金 35 万元,有偿资金 105 万元)。2007 年至 2008 年自筹建设 31 栋养殖圈舍,2008 年完成授精点等建筑物建设,同年购进犊牛 1000 头及饲料开始育肥,当年实现销售收入 700 万元,扣除当年总成本费用 550.54 万元后赢利 149.46 万元.计划建设期 10 年,年平均销售收入 700 万元,平均总成本费用 544.71 万元,年均利润 155.29 万元.投资利润率 16%,财务内部收益率 15%,财务净现值 1013.46 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 5 年。
10、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项目辐射范围:XX 区 XX 镇,带动养殖园区及 XX 镇其他养殖散户 328 户,安排就业人数 20 人,年人均收入 8000 元,比项目区外农民多增加收入 4000 元,通过示范培训可使 600 多养殖人员掌握养殖技术,提高动物疫病防治能力.项目建成后每年为社会提供700 吨 XX 优质牛肉.
二、项目编制依据:
1、 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方针政策 2、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 29 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
金和项目管理办法》(3005 年 8 月 22 日)
4、 《2006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5、 2002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估暂行办法》(国家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02 年 12 月 20 日)
6、 2002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
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
7、 2006 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管理暂行规
定》
8、 2006 年《宁夏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无偿
资金使用具体规定》
9、 自治区 2007 年推进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若
干政策意见》
10、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有关文件》
11、银川市“菜蓝子”工程建设规划 12、银川市 XX 区“十一五”规划目标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银川市是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直接连接中国西部经济贸易、科技信息和文化的主要集散地,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的前沿,已成为陕西、甘肃、内蒙
古比邻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XX 区 XX 镇优质肉牛生产基地,是银川市“菜篮子”工程需要,是服务城市、保障供给、丰富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2、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已成为 XX 镇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 增长点。目前,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大户,起到了典型作用, 带动 XX 区畜牧业的发展。但低层次、低水平、低效益的发展状况在整体上未得到改变。养殖规模小,产业化程度底,品种落后, 科技含量少,经营方式粗放,传统养殖习惯特别是发展资金短缺 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肉牛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优质 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实行公司化经营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提高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经营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绿色无公害牛 肉产品,把 XX 镇畜牧养殖业引向高速高效的现代化发展轨道, 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3、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畜牧业的大发展。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畜牧业格局,加快牧业内部结构调整,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新科技,实施种子革命,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增强市场的竞争力,XX 镇肉牛产业化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发展、快发展。才能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4、建设 XX 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加快肉牛产业化生产,作为调整发展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
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有效途径。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具有 XX 品牌的战略优势,尤其是 XX 区 XX 镇被批准为绿色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对XX 区大力发展优质肉牛,生产精品牛肉,树立 XX 环保品牌, 扩大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
2、银川市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将成为中国西部具有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绿色无公害 XX 牛肉的需求量也随之猛增,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为优质肉牛的生产提供十分有力的发展契机,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3、科技依托单位有:银川市畜牧站,XX 区农林牧业局, 专门从事畜牧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丰富的技术实践经验,XX 区有畜牧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镇有畜牧兽 医服务站,村有防疫技术员。依托单位现有研究员、高级畜牧师、中级、助理、技术员 20 余名,他们多年来深入乡村基层,服务 于农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该项目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牢靠的科技支撑。
一、项目区概况
第三章 建设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