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下数学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第一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整数加、减法有较多的接触,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的意义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是对加、减法运算认识的巩固和扩展,教材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为将来学习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二)核心能力
通过解决问题,结合实例概括加、减法的意义,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对比中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总结加、减法的意义,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比较、概括等活动,能发现并用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间的关系,会在实际计算中运用。
3.通过巩固练习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五)学习难点
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归纳减法的意义,理解“逆运算”。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你能根据第一题的结果写出后面两题的得数吗? ① 23+24=47 47-24= 47-23= ② 3468+475=3943 3943-3468= 3943-475= (2)请你各编一道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和一道用减法解决问题,并说说为什么用加法和减法。
(二)课堂设计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熟悉《天路》这首歌吗?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课件:
例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你能根据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能改编成减法问题吗?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
千米?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这些都是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关系等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明确研究问题。】
2.问题探究
(1)概括加法的意义 ①尝试解答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想一想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②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出示线段图,直观再现把814㎞与1142㎞合并在一起,并在算式的“+”下面板书:合并。
③提出问题,概括加法的意义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学生思考、交流
规范学生的表述,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板书:加法的意义
④回顾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板书:加数+加数=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