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决算分析
【文章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事企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市 场竞争被引入到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中,另一方面,在国家 政策上,由之前单纯的财政支持逐渐向着引导发展转变。事 业单位由此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的实现体制 制度的变革,在内部管理中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而财 务管理是任何单位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做好财务决算,更 是有利于事业单位提高资金效率,防范财务风险。但是在实 践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算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其 发展,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做好事业单位 财务决算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决算;财务预算;问题与对策
1前言
财务决算,是指财务管理部门对单位该年度经费预算的 执行情况的总结,和财务预算一样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 分。财务决算可以有效的促进预算的合理编制,提高资金的 使用效率,并起到监督作用。在财务决算的过程中,要遵守 一定的原则。首先要保证决算的独立性,其他职能部门不能 干预决算工作的进行,使其的监督
管理价值发挥到最大;其次 财务决算要做到公正公开,合理合法,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 遵守法律和行业规则,不能出现偏袒和隐瞒;最后要使决算工 作具有科学性,避免失误和违规操作,决算口径要一致。严 格遵守上述原则是正确开展财务决算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行 业中基本的规范,但是在实践中总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在 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违背了原则,使财务决算的功能下降,严 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转型。
2事业单位财务决算中遇到的问题
资金核算不够严格
随着国家对于财务监管日渐严格的形势下,事业单位一 般都设立了财务核算部门或者办事处来对事业单位的财务 往来和账务进行核查。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核算部门的 独立性不强,也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的核算。同时,没有严格 的核查机制,对于经济往来和核销通常也是流于形式,造成 日常的资金核算不够严格。
固定资产管理模糊
在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很可能占用的资金较大,而一 些固定资产很可能会影响到事业单位本身的发展。对于很多 事业单位存在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因而会存在固定资产管 理模糊的状况。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按照政策的手 续进行固定资产减值和计提折旧,这些都会使得事业单位的 账面上的效益失去真实性和决策参考性,从而影响事业单位 决策的正确性。
业务记录相对不清
首先是记录不够全面,事业单位在进行经济活动中,有 时出现业务往来而又不入账,导致隐性账务较多。同时事业 单位的核算意识没有提高,会导致核算不严格,致使记录上 的业务不全面没有能够很好的进行核算,会导致事业单位的 账务不清。其次是原始核查不严,在原始票据核查中,核查 不严,会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不能得到提高,会存 在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同时核查不严,会使得单位容易出 现财务违法乱纪的事件。
财务决算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决算的相关工作人员是该项工作的主体,也是决定 决算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是事业单位工 作的重点。但是在实践中,一方面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够 扎实,对于日常业务的完成情况不能保证,另一方面缺乏认 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失 误和疏忽,给单位带来重大损失,而一部分工作人员,特别 是处于领导阶层的人员,因为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淡薄,作出 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使事业单位资产流失,信誉受损。
3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决算
在资金的核算过程中要规范化和严格化
资金的核算是事业单位财务决算的核心,所以在进行这 一环节的工作时,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核算制度,将核算 行为纳入到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