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初始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逆向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 5、群体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称为 。
A、正式群体 B、次级群体 C、间接群体 D、初级群体 6、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充当的角色,而是将来要充当的角色,叫 ( ) 。
A、预期社会化 B、初级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7、越轨行为有多种类型,它们是 ( )。
A、违法行为 B、违警行为 C、违规行为 D、 违愿行为
8、农村社区是指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它的主要特点是( )。
A、组织结构复杂; B、经济活动简单; C、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受传统势力影响较大; D、人口密度底,异质性强,较少流动。
9、在城市的分类中,通常将 ( )以上的城市称为大城市。 A、50万人 B、80万人 C、100万人 D、500万人
10、社会结构的内部关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相对均衡的社会变迁为( )。
A、整体性的社会变迁B、渐进的社会变迁C、局部社会变迁 D、激进的社会变迁
11、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角色是 ( )。 A、归属角色 B、先赋的角色 C、自觉的角色 D、自致角色 12、学术界一般将城市人口与总人口比重达 作为城市化的起点。
A、10% B、15% C、20% D、30%
二、填空题(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词语,每空1分,共15分)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简称 。
2、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是 。
3、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是 、 。 4、根据流动的方向可把社会流动分为 、 。 5、基于成员间兴趣、爱好、志向等的相同或相近形成的群体叫________。
9
6、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为________。
7、社会运行的五个主要机制是动力机制、 、激励机制、 保障机制。
8、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9、从一二三产业分类来看,国家机关属于第________产业。 10、社会控制的手段主要有组织控制、________、 ________。 11、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核心家庭 2、社会分层 3、社会越轨 4、主文化 5、社会化
四、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 √ ”,错的打“ × ”,错的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8分)
1、亚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抑制和对抗。 2、继续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惯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或行为规范。
3、我国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大大晚于发达国家,属于“晚发内生型”现代化。因此,我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快现代化步伐。
4、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矛盾多发期。我们应加强政权、法律、纪律等内在社会控制,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
5、张老师研究生毕业工作时是某高校的一名助教,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已是一名教授。从社会流动上讲,张老师从助教到教授是一种代际流动。
6、王志强高考失利之后,开始做小生意,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办起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从社会角色上说,王志强现在的“老板”角色是一种归属角色。( )
10
五、简答题( 回答要点并作扼要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社会有哪些基本功能? 2、初级群体有哪些基本特征?
3、比较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异同之处 4、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有何特征?
5、什么是社会问题,它由哪些要素构成? 6、社会角色失调有哪些主要表现?
六、论述题(回答要点并作详细论述。16分)
试述我国为什么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社会学模拟试卷五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首次将“社区”一词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 )。 A、孔德 B、迪尔克姆 C、滕尼斯 D、韦伯 2、西方社会学的形成时期大约在( )。
A、18世纪末代至19世纪初 B、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 C、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D、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3、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称为( )。
A、反文化 B、亚文化 C、边际文化 D、文化物质 4、提出“X__Y”理论的社会学家是( )。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麦格雷戈
5、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角色是( )。 A、先赋角色 B、归属角色 C、自觉角色 D、自致角色
6、在对城市的分类中,通常被称为大城市的人口达( )。 A、50万人以上 B、80万人以上 C、100万人以上 D、500万人以上 7、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法约尔 B、泰勒 C、韦伯 D、巴纳德
8、老年型人口是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占( )。
11
A、6%以上 B、7%以上 C、8%以上 D、10%以上
9、运用政权、法律、纪律等控制手段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实行控制,可称之为( )。
A、积极性控制 B、强制性控制 C、内在控制 D、文化控制 10、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是( )。 A、孔德 B、斯宾塞 C、迪尔克姆 D、韦伯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一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越轨行为有多种类型,它们是( )。
A、违心行为 B、违警行为 C、违法行为 D、违愿行为 E、违规行为 2、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理论主要有( )。 A、社会病理论B、价值冲突论C、社会解组论D、依附论 3、下列有关文化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凡人类有意无意的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B、文化不是天生 ,而是后天学来的 C、文化是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 D、文化不是社会遗产 E、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4、孔德社会学说的支柱是( )。
A、社会静力学 B、社会动力学 C、社会有机体论 D、社会进化论 5、帕森斯对组织的分类有( )。
A、服务组织 B、经济生产组织C、整合组织 D、规模组织E、政治目标组织
三、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8分。)
1、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迪尔克姆( )。
2、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原始的社会控制手段是道德( )。 3、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 4、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个别和特殊的关系( )。 5、组织最少是由三个以上的社会成员结合而成的( )。
6、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认为群婚制的典型是普那路亚家庭( )。 7、社会循环论的代表是俄裔美国社会学家列维( )。
8、20世纪中叶开始,在城市化程度比较高的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郊区化的趋势,即 “逆城市化”现象( )。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