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时作业3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9:13: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时作业3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

解析: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选项B、C、D都是围绕这一特点展开的,而A项不是。

答案:A

2.在如右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A.y≥90xa+10x B.y≤20xa+5x C.y≥20xa+5x D.y≥100xa+10x

解析:根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ymin为:xa/20%/20%+x(1-a)/20%=20xa+5x;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ymax为:xa/10%/10%+x(1-a)/10%=90xa+10x;所以20xa+5x≤y≤90xa+10x。

答案:C

3.在一般情况下,下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正确的图解是( )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由生产者和分解者接通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通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光能或氧化无机物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这样无机环境中物质进入生物群落,经各级消费者利用,最后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又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归还于无机环境中去。

答案:A

4.如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 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量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④表示

B. ②的量越小,说明该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 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③表示 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

解析:④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可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分解者呼吸越旺盛,释放的CO2量越多;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大于③表示的呼吸量,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生物体内。

答案:A

5.如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

D.①、②、③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首先需要确定这四种成分,①箭头指向②、③、④可以确定①是生产者,因为生物群落总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由于生产者联系了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所以确定④为无机环境。然后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确定③为分解者。5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碳元素在①和④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的。①、②、③之间是以有机碳的形式传递的。①是生产者,所含有的有机物最多。②是消费者并不参与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①生产者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③分解者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它们促进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答案:C

6.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大肠杆菌可以参与丁过程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

课时作业3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xncb33iuh3x5ie1kmy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