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 感恩生命
授课题目:活在当下 感恩生命 授课时间:2014年2月21日 授课教师:田志欣 授课形式:讲座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新学期开始了,你们又长大了一岁,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比去年更加懂事了,聪明了。愉快的假期已经结束了,春节也过去了。在这一个月的假期中,同学们在家除了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感受最多最深的是什么呢?应该是最热闹的春节吧?但是就在你们尽情享受春节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一直在家里,在你身边忙碌的身影呢?他们是谁呢?你帮助过他们吗?对,就是你们的父母。
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要看一个人是否善良,首先看看他对自己的父母的态度,如果他连对自己的父母都做不到毕恭毕敬,做不到起码的孝顺,那么他算是一个善良的人吗?乌鸦尚有反哺之情,羔羊且有跪乳之恩,何况是人呢?所以要做好一个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孝必须放在首位。回想一下过去的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境:当父母将他们对你的期望用朴素的语言向你表达时,你却用一句:什么都不懂,烦死了,硬生生的给他们堵回去;当父母劳累不堪时,他们让你替一下去洗干净碗筷时,你却怕耽误你看你最喜欢的电视剧,没好气的说一句:我不去!而回绝;你在外面因为跟小伙伴玩的开心忘了早点回家,回来时父母焦急的问:怎么现在才回来?你心里嫌弃他们唠唠叨叨,一点自由都不给你。孩子们啊,你可知道此时的他们心中有多么的担心你吗?他们也希望一回到家中你们为他们端上一杯水,拿上一双拖鞋,递上一份令他们满意的考卷,可是就是这样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愿望,在我们的父母当中却有一些最终变成了失望。我们中国人爱面子,虚荣心太强,我们心中虽然爱着自己的父
母,却从未向他们明确的表达出来过,从来没有让他们听到我们爱他们的声音。这爱的声音让我们所谓的面子,虚荣心,不好意思阻挡在内心。其实,父母不是不喜欢听,不是不愿意听,而是他们在等着,在等着我们做儿女的主动向他们表达,可是就是因为你们的不好意思让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一辈子都等不到。
这就是我在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年前我妈妈让我陪着她去理发,帮她参谋发型。临去理发店前,我随意的撩开妈妈的头发,心中突然很不是滋味,鼻子一酸,落下了眼泪。原来妈妈表面乌黑的头发下面藏着的全是白发!这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父母老了,他们真的操劳了一辈子。
同学们,我给你们算一笔时间账:现在你们开始了初中的寄宿制生活,每个周末都能回家,也就是说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见到父母。以后考上高中,每两周回一次家,高三每月回一次家。等到考上大学,一年中也就有两次回家的机会:暑假与寒假。最多五一、十一回一次。想想你们与父母还有多少相处的机会。别忘了,我们的父母在一天天变老。
同学们,“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孝敬父母,学会感恩,让父母早一天享受你带给他们的快乐,哪怕是回家的一声亲切的“谢谢”。同学们,读书并不是只为自己,读书是一种责任,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一种责任。读好书,长大成才是父母们最大的愿望。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我们不能辜负,老师的培育之恩,我们更不能辜负。
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用心体会一下自己父母的用心良苦,在学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回报社会。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抽出一点时间,给父母写一封发自内心的感谢信,回家大声告诉他们: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
相关推荐: